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減碳零排新挑戰 台灣企業面臨綠色淘汰賽!

發布時間:2023/9/14 15:17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國際組織面對極端氣候與能源危機,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由於各國政府逐步落實淨零碳排標準,全球產業供應鏈正式進入「綠色淘汰賽」。大同集團總經理暨大同智能董事長沈柏延表示,如何讓減排、零排放由禁止企業進入轉為綠色商機,將是全球市場未來競爭關鍵,台灣企業不轉型將寸步難行。

大同總經理沈柏延(左)表示,面對淨零碳排議題,企業不轉型將寸步難行。照片/大同智能提供
大同總經理沈柏延(左)表示,面對淨零碳排議題,企業不轉型將寸步難行。(圖/大同智能提供)

歐盟今年10月開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要求進口商申報碳排放量,並採購相對應的CBAM憑證,產品才能進入歐盟。台灣政府對於每年排碳量超過2.5萬噸的排碳大戶,明年起開徵碳費,預計約500多家將被徵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表示,台灣每年出口金額超過4500億美元,為全球重要供應鏈,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台灣必須學習國際經驗,建立台灣模式的《巴黎協定第六條》,納入國際自願性碳權抵減碳費機制,利用碳權交易所觸動台灣淨零機會。

大同集團昨天舉辦論壇,分享全球淨零碳排發展,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商機。照片/大同智能提供
大同集團昨天舉辦論壇,分享全球淨零碳排發展,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商機。(圖/大同智能提供)

李堅明教授認為,台灣碳交易所的設立,讓國內碳費及自願性碳交易的訂價制度得以運作,碳權交易透過價格發現促使低碳與負碳材料科技產生綠色溢價,促進低碳與負碳科技商業化。他認為國際已開啟淨零賽跑,未來30年邁向零的倡議壓力,從企業角度會擴散到供應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柏延表示,隨著碳稅、碳關稅的徵收,將增加業者稅賦成本,甚或無法出口、失去外銷資格。未來的競爭關鍵是企業如何應對變化,進一步創造新商機,以及如何讓減排、零排放由禁止企業進入,轉為綠色商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