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繼賴清德後,今年台南登革熱病例再登全國第一 國民黨智庫籲政府因應防疫

發布時間:2023/9/23 16:12

異動時間:2023/9/23 16:21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登革熱疫情增溫,包括台灣台南市今年來也再爆8600多例成為全國第一,國民黨智庫今(23)日舉行座談會,回顧過去台南在民國104年爆發大規模疫情狀況,呼籲政府採取因應措施。

今年全球登革熱疫情增溫,包括台灣台南市今年來也再爆8600多例成為全國第一,國民黨智庫今(23)日舉行座談會,回顧過去台南在民國104年爆發大規模疫情狀況,呼籲政府採取因應措施
國民黨智庫今(23)日舉行座談會,回顧過去台南在民國104年爆發大規模疫情狀況,呼籲政府採取因應措施。(圖/國民黨智庫)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日在舉辦「防治登革熱面面觀」記者會,由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主持,邀請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國民黨台南立委參選人姚正玉、國民黨發言人李明璇及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與會,會中檢討日前登革熱防疫措施,建議未來政府做出相對措施,並呼籲民眾在接下來的中秋與國慶連假,南北移動時注意防疫措施,若有症狀盡速就醫,以期有效因應未來相關疫情之控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民國104年時發生大規模的登革熱疫情,原因可能與政府當時較注重政治活動,而忽略了孳生源清除的重要性有關。此外,風災後沒有及時清除孳生源,也加重了疫情的擴散。為此,台南市政府在105年成立了「登革熱防治中心」,主要負責預防性的孳生源清除。當病媒蚊指數達到三級以上時,將啟動預防措施。然而,之後由於新冠疫情的壓力,許多衛生部門的工作都停擺,導致登革熱防治工作再次被忽視。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建議,政府要在今年冬天來臨之前防堵登革熱病情,絕不能拉長流行戰線;另一方面要強調公共衛生教育重要性,要喚醒居民防疫警覺心與持續行動力,每周戶內與戶外定期檢查可能的斑蚊孳生源(包括天溝與水溝等隱藏孳生源),減少聚集病例數與群聚數。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建議表示,台南可學高雄在第一時間早期發現、早期快篩防控的成功經驗;也可以學新北市整合不同數據(包含危險因素),建立風險指數。最後建議政府應強化整合偵測,持續列管高風險鄰里,及陽性處追蹤,確保防疫到位,且未來還要台南嚴防第三型登革病毒流行。

陳宜民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1月就警告,登革熱可能會成為全球傳播最快的熱帶疾病,具有成為大流行病的潛力。世衛7月21日亦提出警告,全球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而美國CDC 亦曾對登革熱將成為重要的熱帶傳染病提出警訊。

陳宜民說,研究登革熱病媒蚊有布氏指數(Breteau index)與成蟲指數(Adult index)兩個重要指標,然而疾管署並沒有定期公布;且對於埃及斑蚊分布情形也沒有定期研究,最近的一期是2015年公布的2003-2010的資料,顯然明顯有時間落差,呼籲疾管署應定期調查並公開相關資料,且對於10月底將於台南舉行的全運會做出規範,避免疫情擴大。

王任賢表示,相較於過去,今年疫情與以往略有不同。過去的台灣因緯度較北,冬天的時候,病媒蚊將會死亡,使得疫情得以控制。然而,每年冬天國人前往東南亞旅行時,往往帶回病毒,導致次年疫情復燃。
王任賢強調,孳生源清除的工作難度相當高,當地居民的配合度低是主要問題。目前的罰則似乎不夠嚴格,使得部分居民不願意配合防疫工作。且台灣最近的登革熱疫情呈現了不同的傳播特性,以往的登革熱主要孳生源來自積水的場所,例如樹洞或輸液袋,但最近疫情似乎從不同的水源擴散。

王任賢提醒,此次的疫情源頭似乎比過去複雜,過去病例多數來自泰國,但此次可能來自東南亞多個國家,這也可能是重症病例增多的原因之一。由於疾病型態多樣,混合感染更容易產生重症。因此,醫療院所除了要偵測疾病,還要確保病患的生命安全。目前已有逾十二名病患死亡,部分原因可能是醫療行為不當,例如使用不適當的藥物或手術。登革熱病患不應使用某些止痛藥或進行手術,否則可能引發併發症。

王任賢建議,醫學教育應加強對登革熱的教育,尤其是濁水溪以北的地區,以確保醫療行為不再成為加重疾病的原因。他也呼籲公眾加強公共衛生習慣,減少疫情的擴散機會。最後,王任賢表示,地方政府和醫療機構應密切合作,提高疫情的預警效果,並確保公眾的健康和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