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海葡萄」現蹤了!離岸風場首次成功養殖大型海藻

發布時間:2023/10/29 09:30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過去離岸風場很難同時養殖大型海藻,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與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合作下,終於首度成功讓「海葡萄」現蹤,有助於我國漁產業的碳權與碳交易市場發展。

「海葡萄」現蹤了,離岸風場首次成功養殖出大型海藻。(圖/農業部提供)
「海葡萄」現蹤了,離岸風場首次成功養殖出大型海藻。(圖/農業部提供)

水試所曾在108年於苗栗外海的離岸風場嘗試建置海洋人工藻場,但都以失敗告終。當時檢討原因有藻源需由野外採集,難以大量取得,加上西部海域為沙泥底,導致海水濁度高,不利藻類生長,一度放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為突破現有因境,再與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終於於台南市七股區的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建置陸上藻類量產設施,先生產充足的馴化藻源。7月12日於海洋風電海氣象觀測塔附近海域的改良式海洋人工表層藻場設施,試驗佈放高單價每公斤2000元至2500元的長莖葡萄蕨藻(俗稱海葡萄)樣本50個。之後於8月27日,派員再度前往海上藻場設施檢視投放的長莖葡萄蕨藻樣本,發現有半數存活,初步測試成功。

水試所指出,於46天實驗期間中,存活樣本的平均增重達3.69倍,最重者達9.5倍,初步評估具高度的碳匯及經濟潛力。7月投放的長莖葡萄蕨藻於成功養殖後,8月再加佈放粗龍鬚菜、可食龍鬚菜、穗狀魚棲苔、粗硬毛藻等本土大型藻類,持續觀察各式藻類的存活情形。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歷經8、9月蘇拉及海葵颱風行經台灣海峽後,水試所發現,所養殖的長莖葡萄蕨藻及粗龍鬚菜順利生長,其中28個粗龍鬚菜樣本全數存活,一個月來最多增長6.5公分,終於首度成功於國內離岸風場海域養殖大型海藻,顛覆過去位於亞熱帶台灣周邊海域,因夏季高水溫,及貧營養鹽的海洋環境無法養殖大型海藻的觀念。

水試所指出,海洋是目前全球碳匯重要關鍵議題,且未來於漁產業的「碳權」與「碳交易市場」議題,具潛在機會並扮演重要角色。倘若廣大的風機基椿間海域,如能利用為海上藻場設施,提供漁撈漁民轉型為海藻養殖,不但能解決當地漁民作業海域縮減,及部分漁法轉型之外,所採收的高經濟藻類,也能販售給食品、化粧、醫藥及工業等行業,增加國內藻類利用自主化,提升漁民經濟收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