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黴漿菌之亂3/抗藥性細菌成隱形殺手 12歲男童肺栓塞膿腫「1個月才康復」

發布時間:2023/12/6 08:20

20多歲的護理師(左)咳嗽2個月後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專家擔心若是強勢抗藥性黴漿菌一旦入侵台灣,恐會後果不堪設想。(圖/報系資料照)
20多歲的護理師(左)咳嗽2個月後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專家擔心若是強勢抗藥性黴漿菌一旦入侵台灣,恐會後果不堪設想。(圖/報系資料照)

圖文/CTWANT

許多人擔心癌症、新冠肺炎致死,卻不知抗藥性細菌已悄悄成為可怕的隱形殺手。一名12歲男童因持續發燒、右臀疼痛就醫,發現是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果造成肺衰塞、關節膿腫,經過長達1個月的手術與藥物治療才康復。台灣感染醫學會示警,若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惡化,推估台灣每年將有3.3萬人因此喪命,相當於肺癌等6大致命癌症的死亡總和。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傳染病學會在2004年提出6種無藥可用的抗藥性細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綠膿桿菌、屎腸球菌、鮑氏不動桿菌、腸內菌屬。經歷過新冠疫情後,國際研究顯示,部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暴增約2倍,台灣也出現同樣狀況。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疫情期間醫院加護病房檢出的抗藥性細菌比例升高,特別是區域醫院加護病房增幅較大,例如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比率,2013年的14.3%增加至2022年第2季的17.2%。王復德說,推測此狀況與抗生素新藥補給不足、替代藥物效果未達預期等有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只是醫院加護病房,社區中可能也有抗藥性細菌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邱政洵曾指出,一名12歲男童因右臀部疼痛和間歇性發燒4天赴急診就醫,檢查發現感染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此菌不僅造成男童肺栓塞,還合併化膿性髖關節膿腫,經長達1個月的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才得以出院回家。

據疾管署資料,台灣今年的肺炎黴漿菌病例數高於過去3年,其中近7成患者都是兒童,會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圖/報系資料照)
據疾管署資料,台灣今年的肺炎黴漿菌病例數高於過去3年,其中近7成患者都是兒童,會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圖/報系資料照)

另一名51歲女性因為新冠確診,高燒4天、肺部浸潤,身上驗出綠膿桿菌、革蘭氏陰性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為了對抗這3種抗藥性細菌,用上最後一線抗生素Colistin,住院近一個月才康復。一般使用抗生素時,會先以第一線藥物為優先,若第一線有抗藥性之後才改用第二線,而「最後一線藥物」則代表最後的希望,若無效就無藥可醫。Colistin是1947年研發,1970年在美國上市,到了21世紀,還被視為最後一線抗生素,由此可見抗生素新藥研發的困難,也跟不上細菌抗藥的速度。

1950年代是抗生素研發的黃金年代,共有9種抗生素新藥問世,但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調查,1960年至2000年間,長達40年期間竟沒有任何新型抗生素問世;投入抗生素研發的藥廠,從1990年代的18家到2016年僅剩6家,少了三分之二。最關鍵的原因是「無利可圖」,因為抗生素須慎防抗藥性,所以每次使用時間不能太長,最多7~14天;而抗生素新藥物往往又被放在後線使用,基於以上原因,各家藥廠因此逐漸不把重心放在研發抗生素新藥上。

若放任抗藥性細菌的盛行率持續惡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50年全球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相當全年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推估,屆時台灣每年將有超過3.3萬人因此喪命,相當於肺癌、肝癌、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與口腔癌等前6大致命癌症所造成的死亡總和。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有鑑於抗藥性問題日益增加,我國2016年訂定「2050衛生政策白皮書」,目前已加入抗生素管理計劃,預計2025年開跑,醫院內部管理二線以後的抗生素,必須經感染科醫師開立,也會與食藥署、農業部跨部會共同研擬計畫,針對醫療用、動物用及抗生素相關產品,從更多角度做合理使用及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