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Fed高鴿台灣續展鷹姿 穩定物價央行不敢掉以輕心

發布時間:2023/12/16 12:16

中央銀行第4季理監事會甫落幕,利率「連3凍」,但總裁楊金龍態度未如同美國聯準會(Fed)轉鴿,反而數度強調緊縮貨幣政策續行,關鍵在於,央行看到台灣物價存在「超乎預期」的現象。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最後一場利率決策會議落幕,一如市場預期,利率按兵不動,但聯準會主席鮑爾未堅守鷹派立場,直言已經開始討論降息。(示意圖/Unsplash)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最後一場利率決策會議落幕,一如市場預期,利率按兵不動,但聯準會主席鮑爾未堅守鷹派立場,直言已經開始討論降息。(示意圖/Unsplash)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最後一場利率決策會議落幕,一如市場預期,利率按兵不動,但聯準會主席鮑爾未堅守鷹派立場,直言已經開始討論降息;此外,從點陣圖看來,明年可能降息3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央行決策大多跟隨美國聯準會的步伐,不過楊金龍14日於會後記者會的談話,意外「走自己的路」。

楊金龍數度強調,台灣做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貨幣政策勢必參考主要經濟體的動向,但不是說他們降息、台灣就要跟進,因為台灣必須密切注意結構性因素對通膨的影響。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此可見,楊金龍維持謹慎態度的原因,在於台灣通膨隱患未除,央行不敢太早放鬆戒備。

●楊金龍強調「物價最優先」 坦言漲勢超乎預期

楊金龍14日指出,儘管這次央行決議結果符合市場預期,但是對央行而言,仍是「物價最優先」。他強調貨幣政策基調維持緊縮,降息前提是通膨率必須降至2%以下,否則利率將High for longer。

攤開央行提供的記者會簡報,在談及台灣物價預測修正說明的3頁簡報當中,就出現4次「超乎預期」。央行指出,多次上修今年台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是因為娛樂服務價格高漲,且僵固性超乎預期;另外,受禽流感影響,食物類價格同樣超乎預期。

央行理事、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告訴中央社記者,面對通膨,央行還是嚴陣以待,雖然明年CPI漲幅回落至2%以下、約1.89%,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CPI漲幅落在1%以下,和自己比較,當前物價水準依舊偏高;雖然這次央行未調整政策利率,不代表可以鬆口氣,還是會持續緊盯物價變化。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也說,和過去相比,預測難度變高了,除了各國面臨缺工、罷工,強化服務價格的黏性,以哈戰爭等地緣政治也牽動國際油價;而台灣超額儲蓄太多,資金流入房地產,房價走高帶動房租高漲,使得通膨更加頑強。

王健全指出,就央行立場,貨幣政策考量因素首重物價穩定,而後是各國貨幣政策,第3才是經濟成長;雖然國內通膨有趨緩的態勢,央行深知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通膨發展仍有變數,因此踩住緊縮立場,不敢太早鬆口。

●央行盤點4大逆風因素 應結構改革面對挑戰

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經歷一段通膨低而穩定的時期,不過疫情之後,局勢改變,央行貨幣政策難度大幅提升。

檢視台灣通膨隱患,內有服務價格僵固性超乎預期,外在則面臨大環境轉變。

央行列出4大不利通膨穩定的逆風因素,分別是地緣政治衝突頻繁、技術變革產生新的問題、全球化擴展受阻以及人口老化與勞動力不足。

央行指出,地緣政治衝突頻繁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而科技進步使勞動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部分工作被取代、部分工作需要更高的技能教育,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對企業而言,投入成本上升則不利物價穩定。

因應地緣政治紛擾,全球化出現質變,央行認為,此趨勢不利跨國供應鏈發展,容易降低生產效率並提高成本。

央行指出,人口老化與勞動力不足是全球性現象,除了不利提升生產力與潛在產出成長率,也將透過薪資,影響長期通膨穩定。

面對未來的通膨挑戰,央行認為,貨幣政策應根據最新數據做決策,財政政策也可適時搭配,發揮短期穩定經濟的效果

不過央行也說,疫情期間,許多國家採寬鬆貨幣政策搭配財政激勵措施,度過危機,但也導致政府債務餘額大增;相較以往過度依賴寬鬆貨幣政策搭配擴張財政政策的總經濟穩定策略,採行重振生產力的結構性改革,不只能緩解供給面對通膨發展的負面衝擊,更有助於達成經濟永續成長。

(中央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