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6/17 05:50
圖文/鏡週刊
一場疫情,讓向來保守的醫療領域跟虛實融合的元宇宙擦出火花。本刊調查,自2015年以來,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目前已上市的AR/VR類醫材,約有40項;但在新冠肺炎蔓延3年期間核准的就多達27項,占了近3分之2。而40項之中,骨科導航手術所需的擴增實境(AR)產品就包辦15項,可謂重中之重。其中,佐臻與台灣骨王2家國內業者也相繼投入此一領域,要向國際展現台灣在醫療元宇宙驚人的競爭力。
1名27歲女性,由於脊椎側彎近60度,長期腰痠背痛,最終導致呼吸困難前往台中榮總(以下簡稱中榮)求診,接受才剛獲得台灣食藥署(TFDA)認證的擴增實境(AR)技術進行矯正,創下台灣首例。手術前,醫師透過擴增實境影像告知病患與家屬接下來的手術方式與風險,降低他們的焦慮感;手術過程中,醫師也藉由AR精準的指引,將手術時間從傳統10小時縮短到3.5小時,出血量也明顯減少,恢復期更從以往的3個月縮短至1個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我戴上AR智慧眼鏡,不用像以前一樣得抬頭看螢幕,可以專心在病人身上,而且透過AR裝置就能看到骨頭下方的血管、神經。」中榮神經外科主任楊孟寅向本刊分享,他替上述27歲患者執刀的經驗,並且強調:「AR讓醫師彷彿有一雙透視眼。」
「今年暑假前,已有10位脊椎患者預約AR導航手術。」楊孟寅興奮地說,他剛赴美參加神經外科醫師年會(AANS),因為疫情,他已3年沒參加這場盛會,在最貴的第1排展位,有5、6家新創公司展示手術用AR眼鏡,用蓬勃發展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智璞產業研究所分析師申忠哲分析FDA核准的VR/AR醫材清單,在2020年以前,應用醫療的虛實整合技術較多為VR,包括復健、注意力不集中、失智等與腦神經等數位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但2020年後AR發展漸趨熱門,並以骨科手術為大宗,其雖具侵入性風險,且技術門檻更高,但開發價值也相對大。
AR智慧眼鏡應用在醫療領域與一般消費市場有何不同?佐臻科技總經理王獻章告訴本刊,「有效性與安全性」為最大差異,由於需幫醫院高度客製化設計,開發也更加耗時。
此外,申忠哲指出,據FDA對AR眼鏡的醫材要求,投射到人體的3D影像疊加誤差值只限2公釐內,約半顆花生米大小,才能通過FDA這關,降低醫師執行手術風險。他進一步表示,以色列新創Xvision的AR相關產品2019年獲FDA認證後,已執行3千多例骨科手術,顯示醫界接受度不低。
台廠也快速跟上這股趨勢,佐臻2年前搭上外商Insight Medical拿到FDA認證,新創業者台灣骨王去年12月底也通過FDA上市許可。
佐臻以微小通訊模組起家,10年前就投入AR智慧眼鏡,在AR眼鏡所需的近眼顯示技術,已申請多項美國專利,除了與日本Epson、Hitachi等廠商合作,也幫聯想代工,王獻章一邊拿起自家開發的醫療用AR眼鏡,一邊謙虛但不失自信地說:「當時客戶看到樣品體積輕薄、透光度佳、影像飽和度夠,符合醫療需求又可量產,便決定合作。」
王獻章談起與美國骨科新創公司Insight Medical合作的緣起,約2017年,佐臻在美國灣區(Bay Area)參展,這家新創當時看好AR眼鏡輔助手術導航的需求,便開始與佐臻往來,「佐臻當時並非第一選擇,但因微軟(Microsoft)與美商ODG等強力競爭對手將重心鎖定在消費遊戲市場,對Insight Medical這個客戶不積極,才給了佐臻大好機會。」
Insight Medical是一家膝關節、髖關節手術導航軟體開發商,王獻章坦承,佐臻對醫療領域相當陌生,只知道AR可幫助手術導航更精準;合作展開後,才發現需要花非常多時間傾聽醫療需求,包括如何配合骨科手術操作動線,再從硬體進行校正,尤其量測、感知等光學設計的演算,都得有專業回饋才能對焦。
經過了4年多的緊密配合,Insight Medical開發的AR導航手術系統,在2021年7月取得FDA認證,佐臻也成為台灣第一家可在美國上市的醫療AR眼鏡供應商。
佐臻董事長梁文隆進一步說明:「在膝、髖關節手術,公司提供的AR眼鏡應該是全球第一家,到去年底為止,累計執行案例已超過700個。」梁文隆興奮地說:「Insight Medical去年底被Enovis收購為旗下持股100%子公司,Enovis前身為美國第6大骨科醫材廠DJO Global,這讓佐臻在業務面獲得更大的支持;此外,佐臻日前增資引進鴻海參與,產能將可跟上業務擴張。」
有別於佐臻,台灣骨王則是先在國內醫院場域練兵再走向國際,此次中榮創全台之先導入AR導航手術進行脊椎側彎矯正,就是使用台灣骨王產品,這套系統去年10月取得國內TFDA認證,同年底再透過中榮申請FDA獲准上市,對規模僅25人的新創團隊來說,相當不容易。
台灣骨王執行長王民良信心滿滿地透露,拿到FDA許可後,已在美國醫院完成2台脊椎手術,下半年將與一家當地前5大醫材廠簽約合作,更輕巧且續航力強的第二代產品也已完成設計。
談起創業初衷,電機博士背景的王民良笑說,他專長機器人程式設計,畢業後加入秀傳醫療體系的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負責手術定位導航研發,一腳跨入醫學,2012年碰到谷歌(Google)發表全球第一款AR眼鏡,啟發他再往AR技術研發的念頭。
雖然,谷歌當時推出的AR眼鏡並未成功上市,但王民良在彰濱秀傳的學術基底,讓他於2017年獲得聯合骨科董事長林延生支持,創立台灣骨王。王民良表示,儘管5年多來,已有不少國外業者陸續在醫療領域以AR產品取證,但他並不擔心,因為AR在術中導航的需求才正要起飛,這項產品側重影像與實際物體的疊加精確度,而台灣骨王就是軟體起家,與醫師互動多年,更能客製需求。
如今不只骨科,腦科、腹腔等精密手術也開始嘗試導入AR眼鏡應用,業界透露,未來AR將與機器人手臂進一步結合,廣明旗下的達明已著手研發,期望在手術方面帶給醫師更多協助。
航海王壓力現形!美西線運價月跌67% 「這檔」貨櫃三雄跌幅之最
快訊/新台幣升破28.8!史上最甜日圓「0.2026」出爐 10萬台幣可換到近50萬日圓
「記住這些人!」涉恐嚇檢察官工程師遭羈押禁見 動機曝光
機器人概念股出事了?這全球大廠爆設計危機 供應鏈急剎車...亞光與「2台廠」恐笑不出來
暴賺1498%!這檔「手遊概念股」《大航海》爆吸金 轉盈躍升黑馬 連2根漲停「季線壓不住」
黃金詐騙奪命!豐原5口走絕路 行員揭「9成有2特徵」:1週就攔700萬
熱導管龍頭業強6月營收「年增逾7成」 今股價飆至漲停
為豐原五口命案表達哀悼 吳思瑤:執政黨團對打詐也不滿意
快訊/戲水成悲劇!宜蘭金岳瀑布驚傳溺水 11少年相約戲水1人不幸身亡
普發1萬元有望?4100億特別條例今闖立院 在野喊發現金、政院急踩煞車
客貨雙引擎全開!「這幾檔航空股」Q3爆量起飛 「日圓便宜+AI急單」點燃市場快抓住!
投資人請筆記!11檔基金「三階段」都贏大盤 AI+半導體成主力
豐原五口「均有正當職業」!夫妻打拚十多年 遭投資詐騙逼上絕路
複製貼上?連兩天41架次共機侵擾 7月連3天大規模出動
新台幣狂升重創毛利率!大摩罕見下修台積電EPS 氮化鎵業務拱手讓「這晶圓大廠」搶單
全球伺服器液冷專利第4名!國家隊敲進英業達逾2千張 另猛砸7.3億進貨2檔「半導體股」
鴻海驚現5倍放大量!「這11檔」台股熱到被盯上 散戶「又怕又想搶」要當心!
獲GaN晶圓大單!力積電轉單題材點火飆漲停 量增破7萬張登量價雙增王
拿下氮化鎵大單!「這檔」半導體有望打入輝達供應鏈 開盤半小時漲停鎖死..國家隊先砍逾4000張
低軌衛星引爆供應鏈!「這2台廠」成全球最大供應商 迎來黃金進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