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4/2 16: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去(112)年全國兒少通報事件突破12萬件次,相較111年約成長2成,其中屬兒少遭家長不當對待事件成長了7%,主要類型為身體不當對待,被害兒少年齡以國小學童增加最多、其次則為6歲以下之幼童,顯示去年兒少保護案件增長最多的類型是國小以下兒童遭家長體罰、不當管教。
家扶基金會2023年《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調查》發現,遭體罰學齡兒少多為「小學生」,並有逾三成(31.3%)未被告知原因,近八成(76.4%)認為傷害身心。2024年再進行《父母對教養的看法調查》,發現有兩成家長(21.1%)近一個月曾體罰孩子(表1-4);進一步了解,曾體罰孩子的家長中逾八成認為「體罰是一種可接受的教養方式」(88.2%)、「父母有權利體罰孩子」(84.2%),逾三成認為「體罰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32.6%),教養觀點存在風險因子高;而保護因子中,這些家長雖有「體罰會傷害到孩子的身心」(60.1%)、「體罰會對親子關係造成負向影響」(42.3%)、「體罰是一種暴力行為」(36.9%)等觀點,但在教養現場能否適性拿捏,特別是在「第一線」面對的是未成年、無助的孩子們,更讓人憂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一步對兩個年度的教養看法調查作比較發現,「體罰後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在兒少與家長感受上的百分比差距甚大,包括「擔心不被父母接納」(24.1%)、「減少與父母溝通」(30.7%)、「不願向父母分享心事」(33.3%)、甚至「無法自在的接近父母」(44.2%)的感受差距最多,顯見體罰對親子關係帶來的是負面影響,更與家長管教原意背道而馳!
為幫助服務家庭,家扶計畫性推動親職教育方案,促進家長正向教養、提升保護因子。小捷的媽媽因教養及照護長照家屬等壓力,曾以體罰管教,家扶社工在育兒路上陪伴支持家長,將ACT安全養育孩子課程服務引入,並追蹤反饋所帶來的改變,幫助家長持續合適的教養技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媽媽分享:「以前希望讓孩子快點聽話,曾急用體罰,回想起來孩子恐懼的表情,讓我又心疼又挫折;現在學到的技巧,如用「回應」取代「反應」,理性地和小孩溝通,母女關係也更親密,小捷還說喜歡現在的媽媽呢!」。
家扶基金會周大堯執行長指出,由於兒少保護案件的施虐者因素,最多為缺乏親職教育知識及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而教養這條路非常漫長,更需要提升保護因子、降低風險因子,才能避免虐童憾事發生。
【延伸閱讀】
醫師打小孩50耳光惹議! 體罰能喚醒「神經警醒度」?痛覺可助行為改正?
亞亞拒離台!批鼓吹侵略超越台灣人容忍底線 民進黨挺政府執法:讓他們回到中國社會
上週全台11萬人因感冒就醫、增11例死亡 疾管署示警「日夜溫差明顯」注意重症風險
楊祐寧談王大陸打人案「生氣又心疼」 嘆:跟我們認識的他不一樣
再傳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死亡!北部男嬰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肝炎、敗血症
議場藍委痛批綠當家鬧事杯葛卓榮泰 王鴻薇被反嗆連署「已破2萬贏過徐巧芯」
快訊/最新千萬富翁誕生!統一發票1、2月中獎號碼出爐 千萬特別獎「95980685」
鴻海股價腰斬真相!專家揭「三大殺手」 終極建議:強推這組「神奇數字」
賴清美「臨停派出所停車格」嗆警挨轟 民進黨「甚表遺憾」:由評議機制處理
北檢出手查YT「民眾之聲」抖內! 黃國昌嗆「冷飯重炒」:若屬實應該先辦苗博雅
國民黨要「制罷全國」 闢謠網站反罷免闢謠專區上線了
華經、順德11檔齊飆漲停!半導體、資服撐台股 股王、股后強強聯手漲6%
發哥撐住一切!聯發科牽手輝達深化ASIC合作 悍漲「炸量98億」網讚:真抗跌
綠擋藍2公投再爆國會大亂!卓榮泰:再添一筆「負面的感覺」
楊祐寧得知第三胎「已有心跳」很感動! 曝處罰大女兒Anah面壁「一句話讓他憋笑」
抽菸爆粗口還打人!日本絕美神社「禁止觀光客進入」 嚴批:文化遭破壞
到底要不要「普發現金」?卓榮泰答了
亞亞記者會現「乞丐趕廟公」標語 黃捷:指涉中國擁有台灣主權?
抗議護航統派人士,韓國瑜「耳朵不舒服」喊休息10分鐘,綠營怒贈「4字」
挺黃子佼回歸丟代言!曾國城「巨幅廣告被催下架」 生技品牌急發聲:已著手進行更換
開盤噴漲97%!半導體耗材新兵今掛牌上櫃「中籤戶秒賺3.4萬」 網喊:不賣風險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