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5/6 22:41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40多歲的邱先生,因體重於四個月內下降了16公斤,就醫後醫師發現邱先生血液中白血球總數高達27萬,且合併肝脾腫大,立即會診血液腫瘤科醫師,經骨髓檢查證實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並有典型之費城染色體易位,意指白血球會出現不正常的增生現象,基因也失去正常的調控機轉。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家庭醫學部葉乃綸醫師表示,「體重減輕」是家醫部門診病人中常見的主訴之一,同時這類病人通常沒有其他器官相關的症狀,所以平時量測並注意體重變化相當重要,排除刻意的減重行為,6個月內體重持續減輕5%以上,就應考慮就醫評估,尤其對老年病人而言,非意願性體重減輕將會增加死亡風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乃綸醫師說明,體重減輕的原因眾多且複雜,多數病人最擔心的原因莫過於癌症,而依據過去經驗及文獻統計指出,癌症原因約佔兩成左右,非癌症原因之疾病約為六成,此外約有一成與精神壓力情緒等疾病相關,而且即使經過詳細檢查後仍有一至二成的病人屬於不明原因;因此,在診療過程中,持續的追蹤及監測體重變化相當重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乃綸醫師指出,最常見的非癌症病因大多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而這類代謝性疾病在醫師仔細問診後,發現通常會有伴隨相關症狀;其他原因包括腸胃道疾病、慢性感染症、器官衰竭、神經系統疾病等;若病人有長期用藥,藥物引起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亦需納入評估;而對於精神壓力相關疾病,通常須優先排除身體器官之病因,也會評估病人之心理社會因素。
體重減輕的原因相當廣泛且涉及全身各個系統,需透過醫師詳細的問診及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葉乃綸醫師提醒,量測體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也是常常容易疏忽的事,有部分病人表示自己體重減輕,是透過親友見其身形消瘦,提醒之後才來就醫,故建議民眾應定期留意自身體重,若發現有不明原因之體重減輕,可至各大醫院之家庭醫學科評估檢查,找出可能病因,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台塑四寶逆勢狂噴!台幣升值促大盤血崩...「這1寶」漲半根翻最多 網嗨:我塑威武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破30 國民黨團籲:央行不敢干預就發現金1萬元可增GDP 0.5%
影/曾流血送醫...男團疑遭虐待比「求救訊號」 韓網熱議:老闆是慣犯
電子權值僅台達電收紅!台股下跌達254.65點 台塑4寶卻逆勢勁揚
賴清德520後內閣改組嗎?行政院揭曉了
這波剩誰能扛?AI概念股齊翻黑…台積電、鴻海「這幾檔」股價下殺 網哀:4月關稅戰5月貨幣戰
快訊/酒駕肇逃「撞死計程車司機」!歌手邱軍「被提醒仍加速逃離」 正式遭基隆地檢起訴
六區都要罷!羅廷瑋、黃健豪、廖偉翔遭15萬人連署 罷團轟:人民反擊
台中罷藍委連署達標150% 黃健豪接受國會期中選舉考驗、廖偉翔列提700案讓台中年增262億經費政績
快訊/新台幣「飆出2字頭」!央行楊金龍今下午4點半召開記者會 親上火線說明
「粉紅超跑」炫風掃全台!萬人進香跟隨 他疑「大家都不用上班嗎」掀熱議
最高可領30萬!賴清德獎學金申請資格今曝光
傳賴政府改組戰鬥型內閣拚大罷免 蔣萬安:應以蒼生為念
關稅衝擊下聯發科還有料?法說會後外資評等曝光…大摩、高盛上修目標價 花旗「1理由」下修
板橋大刪元罷免連署送件3.2萬份有信心「不補件就過關」 葉元之強調「問政名列前茅」是評鑑優良立委
夏月電價要來了!1500萬戶注意 6月起每月電費「多付近500元」增8成
涵冷娜出席天殘告別式...一句話讓她「情緒炸了」 回敬地獄梗悼念:來生再見喔
綠能招租涉貪腐!彰化地檢搜索8地點「帶回14人」 二崙前鄉長與鄉代會主席交保
再飆第4根漲停!辣椒刷209元新高價「蛇年暴漲440%」 網嗨:到底是什麼飆股
轉傳「劉慶斌黑函」遭提告!「美女輔導長」張泰晴等4人獲不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