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雙和升級3.0智慧醫院雲端互通 提升腎病、中風治療品質

發布時間:2024/5/17 11:27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3家附屬醫院,包括北醫大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今年接力完成醫療資訊系統(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HIS)升級3.0。雙和醫院副院長馬漢平表示,3院系統已完成統一基礎建設,期許未來HIS進一步整合,利用大數據研發出更多新技術,將AI智慧醫療應用於治療腎臟病、腦中風、傷燙傷等多種疾病與科別,嘉惠患者。

3家醫院系統升級 資源共享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及校長吳麥斯帶領校院資訊團隊,制定北醫大醫療體系「醫療資訊3.0」轉型計畫,由管理發展中心召集1校3院的資訊單位,成立專案團隊,同步盤點3家附屬醫院的特色資訊系統,以及進行3院資訊系統的模組化和流程標準化,達到第一階段「資訊共融」的目標。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醫附醫全院系統在今年元旦1月1日率先上線,資訊團隊進駐萬芳醫院與雙和醫院,2月8日完成萬芳醫院系統升級,雙和醫院選在升格醫學中心之際3月1日壓軸上線,也代表北醫大體系HIS 3.0資訊系統正式亮相,成功實現第一階段的轉型目標。

北醫大體系即將啟動第二階段的系統升級,未來將透過新科技的導入和生成式AI的應用,將醫療體系轉型為One Campus(台北醫學大學TMU),使北醫大的醫療服務走向雲端互通、數據自動化和智慧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麥斯表示,面對數位時代必須從科技與創新著手,從巨量資料、AI運算、臨床決策到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與雲端,如今啟動醫療資訊3.0的大型計劃,實現一鍵式生成病歷的目標,達到3院資源共享,同時減輕臨床人員的負擔,並提升醫療品質,下一步將以新國民醫院作為地區醫院的驗證場域,證明北醫大資訊系統能夠兼容並蓄。

人工智慧腦中風影像平台

馬漢平以專長的急診為例說明,智慧醫療應用於急診分為「到院前」跟「到院後」兩大階段,患者送到院前就可以開始遠距醫療,到院後則著重將看診軟體升級,例如協助病例書寫,可以為醫療人員節省非常多時間,也能協助醫師評估哪些病人可返家觀察,免奔波醫院治療。

腦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段班,在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中,早期偵測梗塞核心對於治療非常重要。院內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建立能快速自動分割腦部磁振造影上的腦中風梗塞核心病灶,分析病灶所在腦區,並自動生成文字報告的影像平台,進一步與院內資訊系統串接,在急性腦中風病人接受檢查完3分鐘內,即能以簡訊通知臨床醫師精確的腦中風梗塞核心大小,藉此加速治療流程,改善腦中風病人的預後。

全方位腎力精準數位醫療系統

台灣透析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腎臟科團隊運用AI人工智慧打造「全方位腎力精準數位醫療系統」,包含「急性腎傷害電子警訊系統」與「急性腎臟疾病追蹤系統」,應用演算法與歷史資料庫比對,自動辨識急性腎傷害並持續監測。

系統導入後,每月平均可自動辨識出200多位急性腎損傷患者、66位急性腎臟疾病患者,回診腎臟科比例較過往上升近26%,急性腎傷害發生後120天內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用藥紀錄比率較過往下降近16%。院內腎臟病患者的透析發生率與死亡率較過往下降約20%,每年讓30至50位病患避免洗腎,為健保省下至少千萬元支出。

肺、肝臟仿生晶片進行癌藥測試

2020年後歐盟及美國的趨勢皆指出,器官晶片將取代並減少使用實驗動物,加速改善癌症治療方式。晶片可應用在肺癌免疫治療藥物之選用,使用病人的細胞在體外建立個人化選藥平台。在未來將結合其他相關循環代謝器官,如心晶片、肝晶片,以及腎晶片模擬藥物導入後的代謝途徑,成為完整的藥物動力及毒性測試模型,得到更近似於人體的反應結果。

軟式內視鏡之輔助機械手臂

現行消化道內視鏡操作耗費人工、需依靠手感等缺點,新型內視鏡輔助操作結構,包括控制人機界面及夾持模組,以電控、數位及智慧化控制輔助醫療人員的操作。醫師的雙手無須握持内視鏡,僅藉該操控器,便可輕鬆、安全、精巧且有效率的完成檢查、診斷與微創治療。

【延伸閱讀】

藥局跨界整合運營 智慧管理升級「藥局3.0」

應用人工智慧 翻轉骨疏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