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11 08:05
圖文/鏡週刊
台電2021年為推動強韌電網,打造「電力交易平台」,吸引眾多民間業者投入儲能市場,沒想到,今年來卻因E-dReg(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容量輔助服務)儲能申請量比目標量超過8倍而喊卡,包括東鋼、北基、嘉泥等案場計畫陸續退場,此一現象不但在日前剛落幕的能源展引起熱烈討論,10月17日登錄興櫃的儲能新兵——熙特爾董事長林聖澤更預言,接下來將有一批儲能孤兒湧現潮,不過,這樣的洗牌非壞事,有專業能力的廠商才有勝出本錢。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內的光電案場已有太陽能孤兒,儲能也會有儲能孤兒。」在熙特爾登錄興櫃前的記者會餐會上,林聖澤直言。
林聖澤指出,台灣太陽能業者很多,競爭激烈,但太陽能的案場,就是模組跟工程總包(EPC:即Engineering(設計)、Procurement(採購)、Construction(施工)的縮寫)即能完成建置;相較之下,儲能的危險性遠比太陽能複雜許多,「儲能不可能裝一裝自己就會動,需要能量調節控管,電太多還要放掉,沒電就要充電,設計不當會爆炸的。」他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聖澤並說明,太陽能建置完畢,時間一到就可以躉售給台電,但儲能不是這樣,由於太陽能、風能都有間歇性,發電一來,如何瞬間把這些光電與風電做好最大的消化,非常考驗專業性。「正因為如此,隨著市場秩序出現調整,調度能力與維運管理,絕對是接下來勝出兩大關鍵。」林聖澤說。
話題拉回到熙特爾本身,林聖澤指出,這是一家2017年成立的儲能新公司,資本額雖僅5億元,但儲能調度的AI軟體與維運團隊全部自建,目前配合中租光電場,旗下有兩座大型E-dReg儲能案場預估2025年完工,營收隨完工進度於2024~2025年陸續認列,可望挹注營運動能。
「我們從控制箱、控制盤、電池管理系統(BMS)、能源管理系統(EMS)都自己做,軟體自己開發,這樣才會清楚客戶需要的,我們可以怎麼提供,無論表前儲能或表後的光儲、工商儲能,只要客戶找我們,我們就會全盤了解。」林聖澤表示。
林聖澤以儲能鋰電池管理為例指出,儲能電力的調配,不只有單純響應台電的頻率充放電,由於鋰電池充飽就不能再充,放電放完也不可能再放,案場必須在台電可自由充放的區域前提下,搭配未來的預測,才能做出最適當的分配,而這樣的專業不但要對鋰電池有所了解,才能有所掌握,今年6月,公司更與中央大學合作「微電網智慧AI」平台,可準確因應每下1小時的服務與調節量,讓電池操作功率對應最有利的作業模式。
此外,林聖澤進一步提出他的觀察表示,除了國內儲能市場將重整,國際市場的儲能競爭也非常激烈,最大對手莫過於低價搶市的中國,尤其即使中美關係有去中化的考量,他透露中國廠商還是會透過洗產地的方式迂迴繞過。
「然而,儲能很吃在地化服務。」林聖澤強調,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等國際競爭對手,他們在台灣的團隊人員都很精簡,「一樣是20個櫃子,突然其中一個冷氣有問題,他們都還是得從海外派人過來,時間成本高。」
為此,熙特爾透過軟硬實力整合,有信心在這次洗牌過程,成為接下來勝出的一大利器,除了意圖於表前儲能市場占得一席之地,也會把發展重心轉移至成長空間更高的表後儲能,包括AI用電、工商用戶、動能應用、虛擬電廠等高成長應用。
他28歲靠每月1萬投資翻出130萬!「5檔ETF+本金95萬」網羨:這才是真正的複利奇蹟
美對日關稅調降至15%!這檔手握20億訂單再喊「關稅衝擊縮小」 股價強噴8%
批藍營訴諸外媒增加國際笑柄 王世堅:說服不了台灣人還想說服誰?
SEVENTOEIGHT被下禁愛令!靠「看片」唱情歌 暗戀心事全曝光
獨/萬華電玩案內情曝光 切換畫面引爆賭客抓狂檢舉
61歲七郎隱婚無人知!爆「已經離婚23年」 備500萬嫁妝給愛女
警局旁騎樓收賄!萬華分局前組長月收12萬包庇賭博電玩 2警涉貪遭起訴
萬里重大車禍「砂石車衝撞國光客運」釀1死14傷 公路局曝初步調查結果
費德勒合體納達爾打高球!笑問:誰敢挑戰我們? 球迷淚喊「費納Forever」
童子賢指花蓮縣府恐嚇學校不得接受直接捐款 徐榛蔚駁不實指控:良心何在?
雙系統共舞!颱風范斯高+熱帶低壓互動 粉專示警:天氣非常不穩定
子賢兄,你說得對,但這不應是被罷免理由
AI股甩陰霾反擊!這檔盤中飆9%力拼止跌 「聯發科小金雞」也爆噴...網驚:吃了大力攻堅丸
不當牛馬了!37歲成功理想退休 他「開除老闆」財富自由曝方法:是靠存股轉身離場
林哲瑄新竹12億棒球場報銷3週年 林智堅千字長文挺罷免:找回曾經的美好
到底有沒有這件事?童子賢爆料花蓮「在地鬼故事」 縣府3點聲明
「今天又漲啦!」講關稅32%被控影響股市違《證交法》 趙少康反批:民進黨不講才影響
蔡依林鬆口「大巨蛋演唱會進度」!遭爆與彭于晏戀情 天后親自回應了
放生員工停業3個月!知名家具大廠爆金流吃緊 公司群組喊話:發不出薪水
排隊買單飆6千張!南亞2天填息直奔漲停 26萬股民嗨翻:再把南亞當塑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