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1 11:14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以及健檢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的民眾在常規健康檢查中被發現有胰臟囊腫。這些囊腫是胰臟內部充滿液體的囊狀結構,現在我們知道它們可能與潛在的惡性腫瘤有關。因此,如何追蹤及處理,對於預防胰臟癌非常重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國維表示,胰腺囊腫有不同種類,其中一些是良性的,如由急性或慢性胰臟炎引起的偽囊腫,通常不會引發癌變。而另一種常見的漿液性囊腺瘤,雖然發展為惡性率低,但如果囊腫過大或位置關係,仍可能引起腹痛或阻塞等症狀。相比之下,某些黏液性囊腫,如黏液性囊泡腫瘤(MCN)和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PMN),則可能具有較高的癌變風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胰臟囊腫的管理上,醫師會根據囊腫的類型和潛在的癌化風險,採取個人化的策略。對於風險較高的囊腫,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在惡性病變發展前移除病灶。然而,對於那些風險較低的囊腫,定期的影像學監測則是一個相對安全且有效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內鏡超音波引導的細針穿刺活檢也逐漸成為精確評估囊腫性質的重要工具。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國維提醒,對於任何新發現的囊腫,應諮詢專科醫師,如胃腸肝膽科(消化內科)、一般外科、消化外科醫師,以確保得到適當的診斷和後續計畫。確診胰臟囊腫的人也應定期進行檢查,密切監控囊腫的變化。
若有潛在上升的癌化風險,應進一步與醫師討論外科手術介入的時間點,早期發現和監測是預防胰臟癌的有效措施,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發生率等於死亡率!胰臟癌「3大症狀」要警覺 最新治療方式看這
定期健檢護胰臟!機械手臂胰臟微創手術有健保給付 減輕癌友負擔
目標價上調至787元!這「機殼大廠」Q2獲利暴增83% 7月營收再度創新高
新盛力、波若威不是最慘!這檔BBU月漲近5成卻慘摔 它重挫逾9%淪當沖韭菜王
股價原地踏步!國家隊不拿了...重砍「2檔面板廠」逾2.6萬張
股市泡沫惡夢重演?「非理性繁榮」正在蔓延 專家憂中國牛市難持久
AI運算電力需求大增!大摩點名「這檔」股價衝上28年新高 主力瘋搶1.5萬張
買超張數贏鴻海!三大法人12億掃貨群創9.5萬張 FOPLP產能強強滾
中職/排球少年超夯!中信兄弟主題日2天破5萬人進場 商品狂賣2800萬元
中國股市創10年新高!這檔ETF週漲14% 國家隊宰了上萬張近2億元入袋
快訊/台北有感!花蓮20:55發生芮氏規模4.8地震 2地區震度達3級以上
基隆男闖紅燈肇逃!後座女乘客遭噴飛不治 事發前「曾在KTV點酒」疑酒駕
不織布大廠康那香發重訊! 公告資訊系統遭駭客攻擊
赴日旅遊荷包要縮!92個地方政府擬徵住宿稅 1人每晚最高多花破千日圓
「這檔」老AI獲評等優於大盤!上週股價卻下挫 八大公股砸近9億元救援
億萬富翁也忍不住!輝達、亞馬遜...還有台灣「這檔AI股」都被押寶狂買
為什麼穿上「美國人阿爸救生衣」連4日閃躲?林淑芬緊咬黃國昌
AI眼鏡狂燒!這檔VR整合商6日強噴50% 主力卻砍倉1.4萬張
網購堆太多紙箱? 營養師示警:長期堆放恐增罹癌風險
CoWoS供應鏈有望!這「半導體設備廠」谷底攀高中...近一週暴漲逾21% 強勢收復月線
「這檔」除息貼息中!上週慘遭三大法人倒近7萬張 台泥也被大出貨
滬指衝10年新高!外資撒2.6億抱緊00637L 這3檔陸股ETF也歡喜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