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戴瑋姍 顏若芳 周偉航 林育卉【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113

解析賴清德首次出訪 學者揭島鏈戰略佈局:對中國是「痛中之痛」

發布時間:2024/12/7 23:06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率團出訪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國與帛琉共和國,期間並過境美國夏威夷、關島,為期七天六夜的「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在6日圓滿畫下句點。針對賴清德此次出訪,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指出,此行除了鞏固邦誼,也讓其他太平洋島國看見台灣輸出的民主交流成果,對中國而言是「痛中之痛」;賴清德過境美國期間的多項突破,不僅展現美國友台的高度跨黨派共識與台美互動默契,更凸顯「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總統賴清德率團出訪太平洋友邦,在帛琉國會發表演說。(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率團出訪太平洋友邦,在帛琉國會發表演說。(圖/總統府提供)

從戰略角度來看,吳瑟致指出,賴清德訪問的三個太平洋友邦,以及過境點夏威夷、關島,在島鏈戰略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分析,中國之所以不樂見賴清德出訪友邦、過境美國,其實與當前的印太戰略格局有關,不論是第一島鏈、第二島鏈或第三島鏈,首要任務都是防堵中國威權主義的擴張,中國深知島鏈戰略會使其無法將影響力深入太平洋地區,甚至東擴,因此多次試圖介入台灣與太平洋島國的外交關係,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瑟致形容,賴清德的出訪對中國而言是「痛中之痛」,因為太平洋地區正是中國始終無法突破的區域,而台灣與太平洋友邦的友好互動,也在該地區引發一定的外交效應。其他選擇與中國建交的太平洋島國會從中看見,台灣所輸出的民主交流與雙邊具體合作項目,除了符合主流價值,更貼近各國所需要的社會面協助。

賴清德過境夏威夷與關島時,先後分別與美國眾院榮譽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等跨黨派政要視訊通話。吳瑟致說,這代表著美國不會因政黨輪替改變對台路線,反而更加深化對台支持。對美國憲政運作而言,國會是一個具有重要政治意涵的單位,此次通話不僅展現美國國內「重視台灣」的高度跨黨派共識,也瓦解了台灣內部的疑美論、疑賴論聲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中國近期軍事演訓頻頻,賴清德過境美國期間仍取得亮眼突破,不僅成為首次受邀進入關島總督官邸、議會的台灣元首,現場甚至奏起中華民國國歌。吳瑟致指出,雖然美國尚未恢復與台邦交關係,但種種實質行動都凸顯了台美之間的互動默契,以及「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且由安全角度觀察會發現,關島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美國軍事基地,這令美國向中國釋出的友台訊息,更抹上了一層濃厚的戰略意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