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6 11: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宗憲報導】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台灣罹患巴金森氏症人數約為8萬人,主要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環境汙染、腦部外傷或腦部疾病有關。巴金森氏症治療初期會先採用藥物治療,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用藥劑量或種類;若患病長達五年以上,藥物無法達到良好控制效果,甚至出現異動症、耐受性減弱或其他副作用(如低血壓、幻覺、記憶或認知功能障礙、強迫行為等等),則可考慮外科手術療法。
在藥物無法改善病情的情況下,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藉由DBS系統調節腦部的異常活性,改善患者的動作障礙症狀。然而,並非所有巴金森氏症患者都適合接受此手術,還需由神經內外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DBS手術主要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腦部植入電極導線,第二階段則是植入DBS神經刺激器。手術後,刺激器將電流傳導至腦內導線,導線再釋放微弱電氣脈衝來刺激目標神經核,進而調節並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患者術後需定期回診,漸進地調整DBS系統的刺激參數與電量。
臺北榮民總醫院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醫師分享:「DBS手術後並不會馬上達到效果,大腦迴路需要時間恢復正常運作,通常需要3至6個月的適應期讓患者習慣DBS系統的作用,再配合神經內科的用藥,方能有相對療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DBS除了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美國FDA已核可DBS用於治療原發性顫抖、肌張力不全與強迫症。但對許多病人來說,進行DBS手術最大的障礙,是需要自行負擔近百萬的昂貴費用。
幸運的是,台灣自108年起已將治療巴金森氏症的DBS整套特材納入健保。為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中央健保署自113年9月1日起,正式將「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肌張力不全症患者。
肌張力不全也是一種動作障礙疾病,患者會有全身或局部肌肉發生不正常持續收縮,進而出現全身扭曲甚至關節變形等症狀。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或肉毒桿菌治療來緩解症狀,但如果藥物控制效果有限,則可考慮接受DBS手術。
劉康渡醫師說明,目前健保給付巴金森氏症的DBS刺激器是非充電式電池,約可使用3-5年;肌張力不全患者通常年紀較輕,需要較高的電量刺激方能改善症狀,因此需要電池容量較大的充電式電池。現今充電式DBS電池的壽命可逾15年,對於肌張力不全患者來說,能有效且長期提升病情的改善程度,無疑是一大福音。
▲DBS導線植入目標功能型神經核示意圖
劉康渡醫師也解釋到,DBS採用神經外科立體定位手術,經影像定位後,在腦中植入DBS導線到非常微小、直徑不到1公分的功能型神經核,因此DBS手術對於導線植入大腦神經核位置的精準度要求很高。但還有一個影響DBS治療的關鍵-電刺激的作用位置,倘若導線植入位置準確、刺激位置也有擊中甜蜜點,則有機會讓症狀達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北榮於去年率先導入含有AI技術的影像導引程控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可以精準勾勒出每位患者的腦部結構,幫助醫師在手術後檢視導線與神經核內甜蜜點的相對位置,幫助調整電刺激的作用位置。
對此,劉康渡醫師以棒球的好球帶「九宮格」輔助判決作比喻:神經核就像好球帶,一般而言好球帶可由主審肉眼直接判斷;而將DBS導線植入神經核,就好比將球投入好球帶,可能是外角球或內角球。導線植入後,這套影像導引程控系統就如輔助判決一樣,能透過AI技術辨識出,以該位患者而言,這顆球(導線)實際落在好球帶(神經核區)九宮格中的哪一格,為醫師提供可視化影像,並依此判定甜蜜點的方位。
此程控系統不僅可提升治療效率、減少患者回診次數與經濟負擔,最新的DBS導線更具有方向性設計,能在治療時精準鎖定放電位置,也能避免影響到不需要刺激的區域,藉此為患者提供更靈活、更客製化的治療方案。
劉康渡醫師分享,曾有位外科醫師在40幾歲時確診為早發性巴金森氏症。發病初期雖可透過藥物控制症狀,但隨治療超過5年便開始出現藥物波動等副作用,導致他無法正常執業。而此位醫師在接受DBS手術加上影像導引程控系統的幫助下,獲得超乎預期的治療效果,如今已重回醫療崗位、恢復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
【台灣醫療科技展】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
AI智慧新助益!圈註技術有效增加放療精準度 癌症病人有效續命
台幣升值、關稅夾擊!出口慘淪「雙殺」窘境 中小企業痛喊:利潤一天被吃光
這9檔「劈腿」00878和國安基金!老手看好「1檔IC設計」 台幣升值「小心這幾檔」
廖峻淨身出戶假的?兒心碎千字文控助理「挑撥7年」:我是不受寵的兒子
便宜抄底時機到了?「巴菲特指標」釋出罕見訊號 下週「兩大事件」牽動走勢...現在看還來得及
哈利王子敗訴喊話國王老爸「想和解」卻激怒查爾斯?女王前秘書開示了
快訊/又停電!南港LaLaport提早打烊 台電回應:用戶自己設備異常
錢潮回來了?外資砸523億回補...先下手「這檔金金股」破8萬張!台積電復寵有望成老二
錢進台股卻不買它?投信保守出刀直砍「這檔AI股」!陽明、南亞科也發抖
外資連寵15天!「這檔IC設計」機器人、無人機搶占先機 「低本益比」超有料
台灣真的在第一批談判!鄭麗君率團赴美「完成台美對等關稅首輪協商」
「台幣匯率猛升」卻笑不出來?台積電利潤恐遭侵蝕 張忠謀早就說過了!
快訊/南港LaLaport又停電!美食街漆黑一片...民眾掏手機自救、摸黑吃飯
航運「搶艙潮」緩解…外資照砍長榮航1.9萬張 這檔遭連賣4日失血16億元
擊敗美法!韓國搶下捷克「26兆核電工程」相關供應鏈有望受惠
「我可能要養他一輩子」!日本63歲父親嘆「37歲兒子不願搬出」 退休夢碎「慘況曝光」
川普將訪中東密談晶片合作!傳放寬輝達出口限制 AI戰略悄悄轉彎
鴻海單週僅成交19萬張!投信挹注16億推升股價 分析師看好下週挑戰「這價位」
想當教宗想瘋?川普貼AI「自封教宗照」 白宮轉貼陪笑挨轟
快訊/台中死亡連署案!國民黨書記長與總幹事收押禁見
川普大刀恐還沒完?矽光子、航太股成避風港 尤其「這3檔」股民做夢都被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