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23 10:3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潘昱僑報導】許多人認為白內障是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科技產品的普及,40歲以下的「早發型白內障」患者逐漸增多。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因白內障就醫的人數高達119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接受了手術。用眼習慣不佳、缺乏適當的眼部防護,已成為白內障年輕化的重要成因。
高雄諾貝爾眼科院長鄭宇庭醫師指出:「白內障是水晶體混濁所引起的視力問題,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一般多在55歲之後出現,但高度近視、紫外線曝曬、用眼習慣不佳、長期使用類固醇或眼睛外傷等因素,都可能加速水晶體提前老化。」鄭醫師表示,曾遇過30多歲就需手術的患者,顯示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視力模糊、畏光、感覺色彩變淡,甚至出現疊影,都是白內障的早期警訊。鄭醫師提醒:「有些患者以為視力變差只是度數加深,卻不知道可能是白內障。若度數突然增加,或只有一眼視力變差,都可能是警訊,應儘早就醫檢查。」並建議每年應定期做一次眼科檢查,如果已經有其他眼部疾病,可依醫師建議每半年或三個月檢查一次。
由於白內障屬於不可逆的病變,預防的關鍵在於良好的用眼習慣與適當的防曬措施。鄭醫師建議:「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出門時佩戴太陽眼鏡防曬,避免眼部受傷,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等抗氧化成分的蔬果,這些都有助於延緩白內障的發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醫師表示:「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市面上的白內障眼藥水僅能延緩病程,並無法改善視力。如果白內障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應考慮接受手術。」
然而,許多患者一聽到「手術」就心生恐懼,但鄭醫師解釋,傳統白內障手術需大傷口與縫合,恢復期較長、感染風險較高。現代的微創白內障手術安全性高,僅需點眼藥水進行局部麻醉,手術過程約15至30分鐘,感覺就像「洗眼睛」一樣,當天即可回家。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白內障手術已從傳統大切口演進為微創手術。鄭醫師表示:「透過超音波乳化儀,手術傷口可縮小至2至3毫米,經乳化並移除白內障後,再植入人工水晶體,在縮小傷口的同時降低感染風險,並能加速術後恢復,讓視力更清晰穩定。」
白內障手術還能同時矯正近視、遠視與散光。鄭醫師進一步解釋:「很多人以為手術是從進開刀房才開始,其實從術前檢查醫師就開始為手術做準備,進行精密的光學測量,如眼軸長度、角膜弧度等,計算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確保手術效果達到預期。」
白內障手術已發展多年,之所以能將手術做得精準又安全,鄭醫師強調,德國高階白內障科技在手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鄭醫師說:「術前我們會藉由德國人工水晶體測量儀進行非常精細的光學測量,包括眼軸長度、角膜弧度與前房深度等,以計算出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
此外,德國眼科顯微鏡的高解析光學技術,能幫助醫師在手術中清楚觀察眼內細節,精準放置人工水晶體,超音波乳化儀則有效處理堅硬的白內障,縮短手術時間,加快術後恢復。
手術過程中,德國AI全智能晶體導航系統可提供即時影像導引,將術前規劃的數據,如散光軸度與人工水晶體定位,精準投影到醫師的手術顯微鏡中,協助更精確的操作。
若患者眼球在手術中移動,系統會自動追蹤並即時調整定位,避免散光矯正出現偏差。鄭醫師補充:「散光矯正需要精確定位,若人工水晶體旋轉超過30度,矯正效果將大打折扣。」
「雖然白內障手術已非常成熟,但術後風險仍不能忽視。」鄭醫師提醒,術後兩週內應避免揉眼與劇烈運動,以防止人工水晶體發生移位,避免再次手術。術後需依照醫師指示按時點眼藥水,預防感染及發炎,並定期回診檢查,確認恢復與視力狀況,確保手術效果能達到最佳狀態。
鄭宇庭醫師建議,選擇擁有德國原廠認證的白內障設備認證中心進行手術,確保精準術前檢查與安全的手術流程。「透過精密儀器與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患者能安心期待術後重獲清晰明亮的視野。」
【延伸閱讀】
白內障點藥水就能治好?醫:詐騙別誤信 了解白內障手術德國新科技
台幣升值、關稅夾擊!出口慘淪「雙殺」窘境 中小企業痛喊:利潤一天被吃光
這9檔「劈腿」00878和國安基金!老手看好「1檔IC設計」 台幣升值「小心這幾檔」
廖峻淨身出戶假的?兒心碎千字文控助理「挑撥7年」:我是不受寵的兒子
便宜抄底時機到了?「巴菲特指標」釋出罕見訊號 下週「兩大事件」牽動走勢...現在看還來得及
哈利王子敗訴喊話國王老爸「想和解」卻激怒查爾斯?女王前秘書開示了
快訊/又停電!南港LaLaport提早打烊 台電回應:用戶自己設備異常
錢潮回來了?外資砸523億回補...先下手「這檔金金股」破8萬張!台積電復寵有望成老二
錢進台股卻不買它?投信保守出刀直砍「這檔AI股」!陽明、南亞科也發抖
外資連寵15天!「這檔IC設計」機器人、無人機搶占先機 「低本益比」超有料
台灣真的在第一批談判!鄭麗君率團赴美「完成台美對等關稅首輪協商」
「台幣匯率猛升」卻笑不出來?台積電利潤恐遭侵蝕 張忠謀早就說過了!
快訊/南港LaLaport又停電!美食街漆黑一片...民眾掏手機自救、摸黑吃飯
航運「搶艙潮」緩解…外資照砍長榮航1.9萬張 這檔遭連賣4日失血16億元
擊敗美法!韓國搶下捷克「26兆核電工程」相關供應鏈有望受惠
「我可能要養他一輩子」!日本63歲父親嘆「37歲兒子不願搬出」 退休夢碎「慘況曝光」
川普將訪中東密談晶片合作!傳放寬輝達出口限制 AI戰略悄悄轉彎
鴻海單週僅成交19萬張!投信挹注16億推升股價 分析師看好下週挑戰「這價位」
想當教宗想瘋?川普貼AI「自封教宗照」 白宮轉貼陪笑挨轟
快訊/台中死亡連署案!國民黨書記長與總幹事收押禁見
川普大刀恐還沒完?矽光子、航太股成避風港 尤其「這3檔」股民做夢都被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