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25 09:20
美國華府市區一間市立圖書館平日晚上9時熄燈,遊民們收拾簡單行囊離開。寒冬刺骨,有人選擇前往臨時收容所,更多人像克里斯托,找個相對安全的街角,就準備蜷縮入睡,熬過漫漫長夜。
56歲的克里斯托(Audrey Crystal)在圖書館外的轉角住了3年。這天她一如往常,鋪上一層一層的毛毯,晚餐還沒吃,就打算睡覺。她告訴中央社記者,圖書館的人很友善,提供她許多保暖品;她不介意睡街頭,最怕是遇到下雨。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書館的人非常好,不會打擾我。我白天就在圖書館裡看書,等我小孩和家人來接我。」克里斯托說起她令人同情的境遇,語氣平靜。
同樣以此為家的還有34歲的亞伯拉罕(Meghann Abraham)。她與家人相處有問題,兩年前離開馬里蘭州的家,來到華府。她在專科念書,可利用圖書館的電腦、網路、簡單的盥洗設施,也認識這邊的其他遊民,可互相看管家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伯拉罕希望專科畢業後繼續念大學,未來希望考進國土安全部的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FEMA),成為災害應變人員。現在必須把錢存下來當學費。
亞伯拉罕說,她在銀行還有一些儲蓄,但不夠每個月付房租。她領取政府的糧食券,路過的民眾或教堂有時也會提供食物。「我只是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好。在我達成這個目標前,這是我目前最好的選擇。」
露宿街頭兩年多,亞伯拉罕說她感觸良多。多數人成為遊民,是因為在人生中遇到無法突破的難題,才會受困;社會對遊民的負面刻板印象並不正確。
亞伯拉罕說:「外界看著我們時,認為我們懶惰、不值得擁有美好的生活,這根本不是事實。我在這裡遇到的每個人,都非常善良,甚至很努力工作;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在複雜的環境和制度中找到出路,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華府另一角的紐約大道長老教會堂旁有日間服務中心,也聚集不少遊民。麥可(Myles Michael)入獄多年,3年前刑滿出獄,父母已去世,自己也失去了家,從此流落街頭。年事已高的他難忍寒冬,夜晚通常前往收容所過夜。
麥可說:「我67歲了,我想要照顧好自己。我希望有自己的公寓或房子,有鑰匙自由進出,過想要的生活。」有個能遮風避寒的屋頂,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滿足。「如果我有能力,希望讓遊民都有房子住,擺脫街頭生活。」
麥可說,他出獄後,感覺遊民人數明顯增加,這令人很心痛。沒有人自願過這樣居無定所的生活,但現實就是如此,「命運把我們推到這裡」。他希望政府積極介入;如果政府伸出援手,情況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HUD)去年12月底發布最新調查,2023年1月至去年1月間,全美超過77萬人住收容所、臨時住所、帳篷或車輛中,較前一年增加18%,是聯邦政府自2007年開始統計無家可歸人口以來的最高數字。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這個數字相當於每1萬名美國人中,有23人處於無家可歸狀態。近年美國無家可歸人口快速成長,前一個調查年度(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成長率為12%,或約65萬人。
報導指出,這個調查數字普遍被認為低估,例如,住親友家並不計算在內。另外,無家可歸人口中,有兒童的家庭增加約39%,約為25萬9000人,也創新高。兒童及青少年人數也比過去顯著增加,近15萬兒童無家可歸,成長33%。
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指出,這一現象背後有多重因素,包括房價及租金多年持續上漲、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期間實施的補助措施,在疫情趨緩後減少或取消、工資停滯、通貨膨脹、大量移民湧入使庇護系統不堪負荷等。
華府同樣有這個趨勢,無家可歸人數約5616人,成長率14%。跟全美其他州相比,是密度最高的地區,政府和民間提供的支援體系也相對較充足。
創辦非營利組織「迪克基金會」(Dicko Foundation)的阿迪昂瑟(Dickinson Adionser)說,華府遊民集中度較高,因此基金會固定每個月到麥佛森廣場(McPherson Square)發送物資,這樣可同時服務較多人。
阿迪昂瑟說,他約40年前從奈及利亞來到美國,也曾經歷沒有家的日子,知道沒有家的滋味。在上帝的幫助下,他現在有幸經營3家公司,也希望幫助他人。
他說,政府多提供資源當然很好,但他更希望更多民眾參與。基金會捐款多數來自民眾小額樂捐,「貧窮沒有一張固定的面孔,也沒有特定的族群」,大家都需要幫助,「每個人也都需要盡一份力量」。
由迦納裔學生組成的「女王宮殿基金會」(Ohemmaa Palace Foundation)也定期服務遊民。會長阿比亞(Nana Appiah)說,她們提供食物、衛生用品等必需品,讓遊民感受到些許安慰,「也期盼他們的處境好轉起來」。
基金會副會長傑福瑞(Baaba Jeffrey)說,她很幸運,得到很多祝福、很富足,也認為她應該盡所能回饋社會,「這是我的責任」。
記者採訪當天,頗具名氣的藝術策展團體League OTO共同創辦人威爾斯(Gambriel Wills)開車載了數十雙全新的球鞋,要贈送給遊民。
威爾斯說,7年來,他盡量每兩週來一趟,有時來分送午餐,「也來看看我的兄弟和朋友們,確保他們狀況安好」。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找到如何幫助彼此的方法,這是生活的全部意義,「我只想成為改變這座城市的一分子」。
威爾斯表示,成為遊民,不是他們本身的問題。遊民們仍是很棒的人,差別只是晚上沒有地方住,這個人生階段需要額外的幫助而已。
他指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遊民,「如果某些事情出了差錯,我也可能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他在麥佛森廣場附近出生、長大,「老實說,我從這個社區獲得的,比我能付出的還多」。
(中央社)
關稅風暴+降息變數夾擊!連巴菲特也加碼?投資人狂湧「短債ETF」00985B年吸4.6萬人卡位
高爾宣樂當女兒傻瓜!放閃妻女 「沒見到她們就睡不好」
風水師辦公室探班Energy指點迷津!真實身分遭揭 竟是大咖本土天團
鋼鐵人出擊!大成鋼飆7.77%創波段高 4大利多引爆行情?專家示警:有量才有價
恐怖片《泥娃娃》改編台灣詭異童謠!蔡思韵做功課 認了找人陪睡
川普會南韓關稅代表團先問「金正恩還好嗎?」 一開口全場愣住
為賺快錢!2男聽詐團指示拍片喊「賴清德出來輸贏」恐嚇炸機場 被逮下場曝光
調侃盧秀燕妝容惹議 王義川被媒體追問「面帶微笑、不發一語」
財政部喊來不及「普發一萬」?王鴻薇嗆:不會做就換人!
台鐵員工巡線突倒地!送醫不治...公司急成立關懷小組協助家屬
疑點火釀氣爆!南投翁全身7成灼傷搶命中 門窗玻璃全炸裂...飛出馬路打穿汽車
核三這麼安全!葉宗洸:耐震是台北101的「兩倍還要多」 達0.72G
高雄地方阿姨化身「斑馬線麻豆」 一票騎士傻眼等她伸展完...警方:最高罰500元!
民調/6成6支持有條件重啟核三 游盈隆:台灣社會共識已逐漸成形
上半年每股賺進32.8元!「伺服器滑軌大廠」Q2毛利率77.5%創新高 躋身MSCI台灣成分股
卓榮泰12日起將迎來三場硬仗!立院邀備詢 主題包含災後重建打詐與補助款
澎湖現役軍人驚爆墜樓!凌晨跟女友吵架...21歲男疑「負氣墜樓」送醫不治
原料缺貨供不應求!「2大廠」搶吃缺料潮紅利 成交爆量逾20萬張...登冠、亞雙王
快訊/ 移民署道歉了!擅闖台大抓人 學生會怒批「直接掃臉拍照」
小S停工半年確定復出?港媒爆料將主持10月金鐘獎「為緬懷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