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王義川 溫朗東 吳崢 鍾佳濱【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327

台灣還有第三黨空間嗎?

發布時間:2025/2/10 17:00

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民眾黨要選新主席,日前舉辦政見發表會,但媒體並沒有特別關注,可能是二位候選人強弱明顯勝負已分,也可能是新主席是誰並不重要,反正民眾黨的發展就是如此,不會改變甚麼;但民眾黨好歹也是第三大黨,我們是不是應該關心台灣是否還有第三黨空間。

民眾黨日前舉辦政見發表會,競選黨主席的黃國昌(左)、蔡壁如(右)開場前握手合影。(圖/台灣民眾黨 臉書粉專)
民眾黨日前舉辦政見發表會,競選黨主席的黃國昌(左)、蔡壁如(右)開場前握手合影。(圖/台灣民眾黨 臉書粉專)

首場政見發表會,兩位候選人黃國昌、蔡壁如不約而同指控賴清德政府透過司法迫害柯文哲,這是對支持者的交心表態,不算政見;二人的差異是蔡壁如主張「大和解2.0版」,邀集朝野領袖喝大和解咖啡;黃國昌則宣示要讓民眾黨從一人政黨走向全民政黨。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朝野「大和解咖啡」一點都不新鮮,是施明德1995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主張的,當時大和解咖啡是要和新黨一起喝,「統獨休兵」組成執政聯盟,一起扳倒國民黨;但蔡壁如主張的咖啡是要和民進黨、國民黨一起喝,朝野和解。

施明德的「大和解咖啡」,當時民進黨是老二,邀老三的新黨一起玩,還講得過去,老二邀老三嘛,但即使如此最後還是破局,光是民進黨內部就擺不平,民進黨很多派系就堅決反對,認為和統派的新黨合作是放棄台獨主張與國家認同,為執政出賣黨的理想,還有人以「政治權謀」批判施明德,甚至高雄縣黨員發動連署要求施明德辭職,北高兩市黨員也同步反彈,公布施明德「十大罪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施明德的「大和解」是著眼隔年1996年的總統直選,但歷史證明,即使「大和解」成功,民新兩黨聯手仍打不贏國民黨的李登輝,1996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彭明敏、謝長廷得票率21.13%,林洋港、郝柏村連署參選,但是新黨全力支持的,得票率14.90%,另一組獨立候選人陳履安、王清峰得票率9.98%,三組人馬加起來的得票率都不及李登輝、連戰的54.00%。施明德「大和解」機關算盡,還是沒有用。

蔡壁如在政見發表會中主張「大和解2.0版」,邀集朝野領袖喝大和解咖啡。(圖/台灣民眾黨 臉書粉專)
蔡壁如在政見發表會中主張「大和解2.0版」,邀集朝野領袖喝大和解咖啡。(圖/台灣民眾黨 臉書粉專)

蔡壁如的「大和解」就有點好笑了,「大和解」若由老大的民進黨來邀,算是有容乃大,由小三民眾黨來主張,不就表示等著招安、收編、摸頭,當「細漢」;再說當魯仲連是要靠實力,哪輪到老三出面吆喝,不懂江湖規矩。

黃國昌在政見會表示,作為在野黨,民眾黨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持續強力監督、有效制衡執政黨,這才是負責任的表現;這是常識,當家當然不鬧事,但在野就要雞蛋裡挑骨頭,沒事也找找事鬧一鬧,民進黨就是很稱職的在野黨,國民黨當家時,刪預算、擋質詢、打架、霸占主席台,表現極為稱職,民眾黨該學;現在想想國民黨也真笨,當時為什麼沒來玩玩「大罷免」。

至於黃國昌宣示,要將民眾黨從一人政黨走向全民政黨;黃教授似乎忘了大一政治學所教的,民主國家沒有全民政黨這回事,全民政黨就是永遠的執政黨,兩蔣時代的國民黨就是;不同的政黨,吸引的追隨者一定不同,如同涇渭一定分明一樣,「消費者區隔」是廣告學ABC,有句名言「想要賣給所有人,結果就是沒有人會買」,政黨就是商品,商品就有性格,就會吸引不同的人,即使是衛生紙,不同品牌性格就會吸引不同消費者,全方位就是沒方位,等著掛點。

黃國昌在政見會表示,民眾黨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持續強力監督、有效制衡執政黨,並將民眾黨從一人政黨走向全民政黨。(圖/台灣民眾黨 臉書粉專)
黃國昌在政見會表示,民眾黨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持續強力監督、有效制衡執政黨,並將民眾黨從一人政黨走向全民政黨。(圖/台灣民眾黨 臉書粉專)

民眾黨兩位新主席候選人,在政見會中講的是戰術,而沒有觸及核心的戰略,民眾黨的核心戰略應該就是「定位」,民眾想到民眾黨的第一個直覺反應,民眾黨最適當而有力的定位與核心價值,應該是柯文哲主張的「藍綠之外的第三種選擇」,但這種絕佳戰略位置的「第三種選擇」,已經被民進黨瓦解打破,回不去了。

2024年8月初有場「政黨品牌」調查的發表會,我的評論是相對於民進黨的成熟期品牌,國民黨的成熟期晚期,民眾黨和柯文哲都是成長期的品牌,尤其受訪民眾對柯文哲有清晰的印象,所提到的特質有17項,負面是:善變、狡辯、高傲、野心、政客、虛偽、作秀;正面是:聰明、務實、認真、平易近人、正直、清廉、誠實、勇敢、優秀、可靠;選民有高達17項評價,且正面多於負面,表示尚未定型;而「平易近人」形象,柯文哲(19.5%)遠高於朱立倫(11.3%)、賴清德(12.2%),而且聰明、正直、清廉、誠實、勇敢、優秀、可靠等,都是對手沒有特質,潛力無窮。

我的結論是「民眾黨和柯文哲雖是成長期的品牌,但不保證會長大成人」,還特別提醒「冒出來的釘子會被打下去,務必堤防對手做致命攻擊,往死裡打」,果然不幸言中。

民進黨的新政府去年當然會對政局做全盤評估,對民眾黨和柯文哲應該會有兩種不同應對方案。

方案1:拉攏民眾黨8席,取得國會優勢。
方案2:處理柯文哲,搬開2028的大石頭。

這兩個方案是相衝突的,方案1固然國會運作順遂,但會被予取予求,更會拉抬柯文哲氣勢,成為2028大選連任最大的絆腳石,所以採取方案2是必然的選擇;不過方案2的後果是讓藍白相濡以沫,更加緊密結合,但如此民眾黨「第三種選擇」的戰略價值也被徹底瓦解,至於藍白在國會的衝撞,就用「大罷免」來解決;「大罷免」贏了當然最好,即使輸了也沒甚麼了不起,就是回到原狀而已。

這就是政治,民眾黨能選擇的實在不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