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7/20 07:50
圖文/CTWANT
蘋果iPhone 15即將亮相,市場也預期將有超過包括晶片、鏡頭、電池、手機邊框等10種以上的的功能升級以刺激買氣回升,對此市場看法不一。蘋果鏡頭主要供應商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在13日法說會上表示,7、8月營收逐月成長,訂單能見度也只到8月,透露出對下半年買氣持保守看法,不過大立光股價仍在法說會當天重回股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蘋果新機改款能不能奏效,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給了不一樣的答案,「蘋果向來是成熟技術的使用,但是卻缺乏殺手級應用,也就是說,目前盛傳的多種功能改款,對於因為通膨而拉長了換機周期的消費者來說,沒有太大的刺激。」柴煥欣告訴CTWANT記者。
另外讓市場關注的則是價格,根據華爾街分析師Dan Ives預估,入門款的iPhone 15可能調漲100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左右,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將調漲200美元(約新台幣6000元)左右,以此推算,若以最大容量1TB的iPhone 15 Pro Max推估,售價上看1,799美元(約新台幣5.53萬)若加上關稅的台灣售價可能會再往上加,以iPhone 14 Pro Max上市售價為56900元為基準,突破6萬元大關的機率相當高。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顯示,疫情衝擊、消費者換機週期平均高達36-42個月,加上二手機市占持續擴大,導致智慧型手機產量成長受限,至今仍難恢復疫情前水平。而集邦日前公布的第一季全球手機市場調查,蘋果(Apple)第一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共計5330萬支,季減27.5%,其中iPhone 14系列新機生產比重約78%,優於去年同期,展望第二季,由於是新舊機種交接的過渡期,預估產量將季減約20%。
創新是蘋果之所以能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關鍵,柴煥欣說,蘋果從賈伯斯時代開始,一路從iPod、iPad到iPhone,不斷的創新建立了蘋果的基礎,但是現在的蘋果,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已,未來可能的創新大概就是Apple Car了,只不過現在還沒有任何消息指出蘋果有相關計畫或是進度。
「蘋果iPhone主要市場還是美國及歐洲,中國則位居第三,當美國及歐盟總體環境都未能完全擺脫通膨因素之際,中國可能又還有通縮的狀況,這樣要讓iPhone繳出好的銷售成績,可能沒有那麼容易。」柴煥欣告訴CTWANT記者。
「現在,蘋果將目標轉向新興市場,像是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尤其蘋果今年4月一口氣在印度就開了兩家Apple Store,包括4月18日於孟買開幕的Apple BKC,以及接續在4月20日於德里開幕的Apple Saket,顯示蘋果對於印度市場確實有相當大的期望。」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蔣村杰向CTWANT記者點出蘋果的企圖。
不過蔣村杰也認為,「現在印度的購買力,可能還無法買高階的iPhone機種,因此蘋果可能會繼續在印度當地推出限定地區銷售的低階或是較為陽春版的iPhone,來先行培養印度的iPhone用戶。」
新竹「反罷藍白合」再開一槍 柯美蘭表態「這次支持鄭正鈐」
0050配0.36元不夠香!外資本週狂倒3.7萬張 00919、00878、00940也爆砍逾10億
韓流天王GD演唱會前一晚連跑龍亨、巴塞隆納酒店 一玩就是2個多小時
台海戰爭選邊站!外媒揭美逼日、澳明確立場 日本回應曝光
請領年金藏陷阱!勞保達人揭「6大常見誤區」 「選錯1事」恐痛失1個月退休金
補助台電1000億沒了「電價將大漲」?經濟部5點聲明「漲價非郭智輝一人決定」
5月營收月減64%!「這檔」機器人重摔7日淪弱勢股 台塑四寶「1寶」Q2虧75億也入列
關稅讓利代價大! 專家示警:「1談判條件」恐影響大罷免結果
大罷免後掀牌?鄭麗君:台美關稅談判共識8月1日前完成協議「最新進度曝光」
還是沒台灣!川普第四波關稅名單出爐 歐盟、墨西哥各課30%
大摩目標價喊200元! 外資本週大買304億元...鴻海不是第一 「這檔」狂掃5.3萬張居冠
關稅20%是奢望?陳鳳馨曝代價「一點都不便宜」 「這產業」恐面臨生存壓力
剛除息完就倒貨!投信翻臉狂砍這檔4.7萬張「遠傳也遭砍4.5萬張」 雙雄慘陷貼息
快訊/五月天真的把F4請來大巨蛋!雙天團世紀合體 「不用再裝不熟了」
「企業會活下來!」黃仁勳見川普後放話 不甩關稅輝達市值「衝破4兆美元」
營收探4月新低!自營商單週狠砍「晶圓二哥」逾8千張 老AI這檔「獲大摩點讚」仍中刀6億
撤出潮止不住!街口支付再痛失「統一旗下家樂福、Mia C'bon」兩大通路
6月營收月增146%!「它」卻遭外資爆砍11萬張結帳50億 陽明「陷貼息」也被出清3萬張
台美關稅談判別太樂觀! 政治學者分析:台灣是川普手中的談判工具
詐騙集團「超速」發萬元現金詐騙簡訊!網「1原因」爆笑:一眼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