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急診壅塞「達前所未有嚴重」!急診醫學會求救:恐引發醫護大規模離職

發布時間:2025/2/23 09:45

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

台灣的醫療照護指數,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第一,是血汗醫護努力的成果,不過台灣急診醫學會昨(22)日晚間發文求救,透露因住院床位不足、急診出口阻塞,造成「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也將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建請政府機關正視並採取有效措施!

台灣急診醫學會發文求救,透露因住院床位不足、急診出口阻塞,造成「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示意圖/薛明峻攝)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晚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急診壅塞的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入口擁擠。 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壅塞更加嚴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在病房護病比限制下,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醫院關閉病房,急診住院待床病人滯留情況加劇;加上床位調度分配問題,醫院在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失衡,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造成急診壅塞。台灣急診醫學會因此建請政府機關採取短期、長期的解決方案,建議分別如下:

短期應變措施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醫院應在急診壅塞時,強制開放病房,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紓解壅塞。

強化加護病房(ICU)資源調控:壅塞期間對ICU床位進行列管,必要時由中央介入調控,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

增加壅塞時所需急診醫護人力,以維護醫療照護品質,並避免人員burnout過勞。

強化分級醫療:鼓勵輕症下轉並監測轉診案例,避免不必要轉診。

台灣急診醫學會建請政府機關採取短期、長期的解決方案,解決急診壅塞狀況。(圖/台灣急診醫學會 臉書粉專)​
台灣急診醫學會建請政府機關採取短期、長期的解決方案,解決急診壅塞狀況。(圖/台灣急診醫學會 臉書粉專)​

長期改革方案

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訂定「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於緊急狀態時,支應應變措施的經費來源。醫院間共同協力解決壅塞問題。

調整健保支付:在「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中,調整健保支付政策,鼓勵醫院在急診壅塞時,收治急診病人,確保病患安全。

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例如推廣急診在宅急症照護、OPAT醫療模式,減少急診住院待床,降低急診壅塞風險。

設立監測機制:監測各醫院可利用病床數,關床數以及急診住院配床比例,掌握各醫院住院實際可用床位數據,作為政策調整依據,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

台灣急診醫學會結論

急診壅塞問題並非僅限於急診端,而是整體醫療體系的問題,根本解決方案應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調整、護理人力配置等方面入手。 本會建議設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確保未來在突發狀況下,能夠迅速啟動相應措施,以減少對醫療體系的衝擊。 本會將積極推動政策變革,確保急診壅塞問題獲得有效改善,保障病人安全,維護醫療品質,並關注急診團隊的過勞耗竭,建構韌性醫療體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