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愛吃麵包恐致癌?研究含二級致癌物 醫:「這些常見零食」致癌物含量更高

發布時間:2025/2/26 12:18

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

醫師張適恆日前在社交平台分享一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發布的最新研究,研究内容關於麵包等烘焙食品中很常出現的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根據研究表明,愛吃麵包的人,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並不會明顯的增加。

高溫下的「梅納反應」會讓麵包色澤越深,表面越焦香。(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張適恆在YouTube頻道表示,根據2024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做的17個綜合分析發現,愛吃麵包,並不會明顯的增加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張適恆進一步解釋,這項研究主要是針對麵包等烘培食品中常見的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它是高溫下因「梅納反應」所產生,被列為2A級致癌物,與平時常吃的紅肉等級一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表明,長期且高劑量攝入「丙烯醯胺」,才會有可能會增加人類的某些癌症。而麵包的色澤越深,表面越焦香,代表著「丙烯醯胺」的量就越多。

這時候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到底多少才算是高劑量攝入,張適恆從2023年土耳其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每天20微克的丙烯醯胺,可以當作是一個癌症風險明顯上升的分界線。而每公斤麵包約有20-80微克的丙烯醯胺。至於要連續攝入多久,研究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不過一個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所需大約10至20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適恆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偶爾享用麵包,盡量減少食用表皮過度焦黃的麵包,並不會增加癌症幾率。

至於平常常見的食物,張適恆也透露,根據文獻指出,每公斤的咖啡粉大概有400到600微克,每公斤餅乾大概有300微克、薯條每公斤會超過1000微克,洋芋片更多,每公斤含有高達3000微克的丙烯醯胺。其中洋芋片的致癌風險最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