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去年全台近萬人感染梅毒! 疾管署呼籲安全性行為「梅毒、淋病感染後無法終身免疫」

發布時間:2025/3/7 16:00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38國際婦女節即將來臨,疾病管制署今(7)日特別提醒女性朋友關心自身健康,採取安全性行為並定期篩檢性傳染病,以保護自己與伴侶的健康。疾管署統計,光是去年就有近萬人、9738人感染梅毒,另有7605人感染淋病「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

疾管署統計,光是去年就有近萬人、9738人感染梅毒,另有7605人感染淋病「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示意圖/取自圖庫Pexels

疾管署說明,梅毒及淋病雖屬可治癒之疾病,但是感染後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及口或肛交等都有可能被感染;而預防性傳染病的關鍵在於,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等,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尤其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檢驗及治療,避免伴侶間相互傳染,導致感染反覆發生的「乒乓感染」。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解釋,梅毒、淋病等感染初期可能無症狀,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恐影響生殖健康或傳染給胎兒造成早產、死產等併發症。疾管署將持續監測疫情並強化防治工作,加強醫療院所檢驗通報與治療介入,並與教育部、國民健康署等單位合作,推廣性健康與性病防治知能。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之性傳染病,潛伏期約10至90天,第一期常見生殖器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具高傳染性;第二期會引起全身性症狀,如皮疹、頭痛、倦怠、發燒等,若不接受治療,晚期則可能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淋病則是由奈瑟氏淋病雙球菌引起之性傳染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男性感染後2至7天會出現尿道化膿與排尿不適;女性感染多無明顯症狀,若不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淋病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

疾管署提醒,為了自己、親密伴侶和下一代著想,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或懷疑自己感染性傳染病,請立即至泌尿科、皮膚科、婦產科或家醫科等科別就醫,及早篩檢與治療,避免再度傳染給伴侶及下一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