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3/27 1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今(2025)年腸病毒疫情尚未進入流行期,但是才3月就已經出現第2例腸病毒死亡病例,這名個案出生未滿一個月,而且又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後導致重症死亡。疾管署提醒民眾需特別注意,尤其準媽媽及照顧者應加強個人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醫療院所、產後護理機構等也應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以減少腸病毒傳播風險。
上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今年第2例死亡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是北部未滿1個月大的男嬰,本身有早產的狀況,出生後曾因呼吸窘迫而住院,在3月中旬個案大約3週大時陸續出現低血氧、發炎指數及肝指數上升的情形,後來醫院給予抗生素治療,不過後續又發現其血小板低下,並檢驗出腸病毒感染。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醫師診斷這名個案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經由病毒分型確認感染的是「伊科病毒11型」。但是林詠青醫師表示,在住院期間這名個案又出現凝血功能異常、低血氧、低血壓、腎臟及心臟功能惡化等情形,最後因為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在發病後近一週不幸過世,疫調顯示這名個案的家庭接觸者及醫院同病房的新生兒、醫護人員都沒有疑似症狀,目前感染源還有待釐清。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國內已累積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有2例死亡,皆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數略高於2021-2024年同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伊科病毒是新生兒常見的腸病毒感染型別,嬰幼兒感染可能會導致肝炎、腦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為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提醒孕婦、嬰幼兒照顧者仍要注意手部衛生及自身健康狀況,醫療院所嬰兒室、托嬰中心、產後護理之家等仍要落實訪客管理及感染管制,降低新生兒腸病毒的發生以減少重症及死亡。
疾管署提醒,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生產前後都應做好手部及呼吸道衛生,減少出入人多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避免與患者接觸,並留意自身健康,產前14天起至分娩前後若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採取適當隔離,而家中成人或幼兒等接觸者也應落實肥皂勤洗手,如有身體不適,應避免接觸新生兒,以降低傳播風險。
【延伸閱讀】
開學小心腸病毒!今年首例重症1個月大就染 併發敗血症、腦炎入ICU
了解腸病毒重症前兆! 「嗜睡、活力不佳」跟一般感冒時沒活力有何不同?
外資單周砸15億猛敲旺宏!自營商反手倒貨…抱走1.73億元 「這檔」賣超居冠
眾量級Andy崩潰吐心聲:快承受不住 消失72小時自救散心
半導體設備廠驚傳遭檢調搜索!公司發重訊證實:依法配合調查
記憶體缺貨推升南亞科!外資反手大砍近4.5萬張 提款破63億元
曾多次懇求中央支援!墨西哥市長遭連開7槍身亡 疑販毒集團報復
追謝侑芯命案遭流言攻擊!最強奶媽怒發律師函:出於關心無藉此牟利
郭富城高雄巨蛋開唱!挑歌迷熱跳「鯊魚寶寶舞」 寵粉狂撩:吻我
連虧9季仍逆勢翻漲!外資進場護盤...單週搶補這「記憶體大廠」4.6萬 力壓華邦電
六國專家剖析AI潛藏失控風險 台灣AI基本法可作法治典範
10月營收年增92%!老AI反遭投信狠砍2.3萬張 記憶體這檔外資喊「首選」也被出貨
曾沛慈戴450萬珠寶首登北流開唱!才唱3首歌就嗆粉絲「你們生病了嗎」
巨大棕熊襲車猛拍車頭!牧場員工倒車急逃命 超恐怖畫面曝
179萬股民哭癱!外資爆砍0050逾26萬張 百萬國民ETF全挨刀失血203億
普發1萬登記入帳破300萬人!尾數8、9明預備 「4情況無法入帳」補救辦法曝光
目標價嗨喊650元!投信單週猛掃「MSCI新成分股」36.6億元 南亞科也入買超前10
主動式ETF倒一片!國家隊急救「這4檔」掃貨1.9萬張 再砸7.9億救援國民ETF
疑似粿粿王子「浴室裸體相擁照」瘋傳 網揭拍照心態:蒐集戰利品
太子集團2陸籍幹部多次來台 移民署:非「商務」申請均依法審查
影/柯煒林來台拍《大濛》髒話學超快! 方郁婷挑戰燒柴慘燒到瀏海
徐章焄《Running Man》突告白池睿恩!直擊調情細節 她當場傻眼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