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2025夏之陣」再證非核、抗中牌失效 小笠原欣幸:壓倒性聲音要民進黨轉變非核政策

發布時間:2025/8/23 23:08

異動時間:2025/8/23 23:12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大罷免第二波7席藍委罷免案及核三重啟公投23日結果底定,罷免案與公投案都以不通過收場,日本研究台灣政治專家小笠原欣幸以「2025夏之陣」形容,認為再次印證民進黨從2014年至2024年相對優勢的10年已經落幕,台灣政治進入朝野勢均力敵的時代。小笠原也分析公投結果,要求執政黨轉變非核政策的聲音佔了壓倒性多數,執政黨的非核政策確實面臨逆風挑戰。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台灣823罷免與公投結果。(圖/小笠原臉書).jpg
台灣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小笠原欣幸。(圖/小笠原臉書)

現任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的小笠原臉書發文由台灣世代基金會智庫研究員張進逸做中文翻譯。對於公投結果,小笠原指出,這顯示要求執政黨轉變非核政策的聲音佔了壓倒性多數。2021年公投曾就「啟用封存的核四發電廠」進行表決,當時反核派勝過擁核派,但這次的結果發生逆轉,而且是以壓倒性差距逆轉,同意票達到選舉人總數的21.7%。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小笠原也指出,由於同意票未達規定的四分之一門檻,也可以說是在野黨批判非核政策的訴求並未形成巨大風潮。執政黨支持者由於7月罷免投票失利而降低投票意願,也是原因之一。如何解讀孰輕孰重,會因政治立場而異。

「2025夏之陣」再證非核、抗中牌失效 小笠原欣幸:壓倒性民意要執政黨轉變非核政策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台灣823罷免與公投結果。(圖/小笠原臉書)

小笠原認為,若觀察台灣輿論趨勢,2010年代的民調顯示支持非核的比例較高,但最近顯然發生逆轉,執政黨的非核政策確實面臨逆風挑戰。

他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半導體、AI相關產業產生大量電力需求。台灣在蔡英文政府時期決定非核路線,今年5月最後運轉的核三廠(屏東縣)停機,實現了非核家園。然而,太陽能、風力發電的進度落後於原訂計畫,實際上必須大幅仰賴火力發電。

此外,太陽能板覆蓋農村漁村造成環境惡化的疑慮,以及太陽能發電成為地方政治新貪腐溫床的質疑,這些都是民眾切身的擔憂。政府與執政黨必須認真因應這些質疑。在電力能源政策上,可以預見在野黨將持續發動攻勢。從這次結果來看,有必要檢討「非核家園」是否已淪為一項口號,以及論述是否需要與時俱進。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笠原也以「2025年夏之陣」形容罷免投票和公民投票的結果,認為再次印證民進黨從2014年至2024年相對優勢的10年已經落幕,台灣政治進入朝野勢均力敵的時代。兩項投票結果顯示,支撐民進黨過去10年優勢的「抗中保台」與「非核家園」兩大招牌效力正在減弱。如果民進黨內有能夠冷靜分析的人,應該會意識到重新建構這兩大招牌論述的必要性。

小笠原說,2025年的「夏之陣」以執政黨大敗、在野黨大勝收場,雙方都有各自的課題。執政黨必須從正視大敗的現實開始做起,而在野黨雖然嘗到反民進黨招牌效果的甜頭,但僅憑「反對」真的就能實現政黨輪替嗎?而且一旦執政,勢必要提出將台灣帶往何方的願景。能從這次「夏之陣」中獲得正確教訓的陣營,將更有機會獲得2028年的勝利。

小笠原表示,核三公投內容為要求「重啟5月停機的核三發電廠」,實質上是在對民進黨政府推動的非核家園路線進行公決。這次的提案是由在野黨民眾黨所發起,國民黨表態支持,民進黨則持反對態度,形成朝野對決的局面。結果是同意票4,341,432票(74.2%)比不同意1,511,693票(25.8%),同意票雖然大幅領先不同意票,但由於未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門檻,因此未能通過。本次的投票率為29.5%,相較於2021年公投的41.1%投票率,下降幅度相當明顯。

對於823罷免藍委投票結果,​小笠原分析本次7個選區罷免藍委指出,同意罷免為33.9%,不同意為66.1%。上一次為42.5%對57.5%,這次國民黨的領先幅度進一步擴大,可說是獲得比上一次更為壓倒性的勝利。7個選區整體投票率為49.3%,比起上一次24個選區的56.1%投票率有所下降。這個落差可以解讀為民進黨支持者的投票意願降低。

小笠原認為,罷免投票的勝負早在7月26日的24個選區投票後就已決定,8月23日的7個選區可說是所謂的「消化試合」,國民黨支持者士氣高昂,民進黨支持者則意興闌珊。兩次罷免投票的結果是解職為零,安全過關31席。在政治世界裡,是以成敗來論英雄。7月當時就已定調「對賴政府和執政黨民進黨造成重大打擊」的評價,這次並不需要再特別修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