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4/22 14:15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便秘是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臨床表現包括一週排便次數小於三次以下、排出硬大便、排便困難等,如果發現孩童在排便時異常用力或疼痛、糞便呈現堅硬粒狀、曾經因為糞便太粗造成馬桶阻塞、糞便或擦屁股的衛生紙上有血等,都可能是便秘的表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韋廷表示,除此之外,硬便本身或是硬便造成的肛裂,可能會加劇排便時的疼痛,讓孩童對排便產生畏懼,反而出現憋大便的動作,累積在腸道的硬便內的水份因此被腸道再次吸收,使得這些大便更加乾硬難以排出,形成惡性循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韋廷主治醫師指出,大部分便秘的原因為功能性便秘,在兒童有三個好發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嬰兒期開始增加副食品,飲食中的母奶或配方奶量逐漸減少時;第二個時期是幼兒期,在進行如廁訓練時;第三個時期是學齡兒童期,有些孩童會排斥在學校如廁,因為憋大便造成便秘。建議家長在這些時期,多觀察孩童排便頻率、大便的外觀與排便時的表現。
而少部分便秘可能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或其他問題造成,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是否有危險症狀,是否需安排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少見的器質性問題。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韋廷主治醫師說,便秘的治療包括飲食習慣調整、排便行為調整與藥物。飲食調整的部分為攝取足夠的水分與膳食纖維,一般健康孩童每日所需水份依體重調整,通常10公斤的孩童會需要每天1,000毫升的水份,而膳食纖維的部分,幼兒需要每天2到3份蔬菜與2份水果,學齡孩童需要每天3到4份蔬菜與3份水果。
至於排便行為調整的部分,則是建立每天規律的如廁時間,建議安排在三餐飯後,此時因為正常的胃結腸反射,腸道蠕動會增加,容易出現便意,可以鼓勵孩童坐在馬桶上至少5分鐘,嘗試是否可以解便,如果馬桶的高度較高,可以另外幫孩童準備小板凳,踩上之後膝蓋高度會高於肛門,更好出力讓大便排出。
【延伸閱讀】
兒童也會罹憂鬱症!與一般鬧脾氣有何不同?家長、老師可以怎麼做?
轉發徵文遭檢舉北一女教師惹議 梁文傑:不是文字獄是提醒
全台第一個!罷免涂權吉4.1萬份連署書送件 罷團曝「下一任務」:一起翻轉桃園
首報族報稅頭大?她收入31萬想報父母扶養 網提醒:可先這樣確認身分資格
中共驚傳收買台灣黑幫當奪台內應 吳思瑤喊話在野黨:別再擋國安法
花蓮小貨車自撞!後車斗2人當場失去心跳送醫不治 車上赫見獵槍與山羌
5億高中生墜樓疑雲 夏姓配偶父子被控殺人2度不起訴
白宮關稅政策獲勝!副總統范斯投下關鍵一票 參議院終止川普緊急狀態失敗
張淵翔涉用戶政系統助國民黨罷免後請辭 張之豪揭「三斷點」將成案件突破關鍵
台灣收下?關稅大戰325億「中國專用貨」遭北京退單!美豬出口慘找出路
IDF戰機驚傳擊發火焰彈 軍方派員調查
謝金河看破川普致命弱點? 點名「1關鍵」制約關稅:一定玩不下去
八點檔男星遭甩巴掌!「視網膜剝離」差點失明 緊急送醫動手術搶救
川普急了頻放消息!中國官媒「玉淵譚天」:美方多管道主動接觸中方
Sell in May?市場曝Q2布局時機「後6月平均漲6.2%」:籌碼清洗尋錯殺好股
林采緹又遭投訴!「網購、公關品堆豪宅1樓多天不領」 鄰居崩潰:有礙觀瞻
彈性工時睡到爽?他不時羨慕準時下班「不用管公事」 網曝「看1點」考量
八德區公所人行道淪「行人地獄」! 民團曝官腔回「這句」痛批漠視公共安全
520前夕陳佩琪憶柯文哲把「賴清德怎沒來談合作」掛嘴邊 結果就被消滅抓去關
讓全民「咒怨四起」的平均數!從台灣每戶資產高達1889萬美化數字談起
爆小黃司機「沒昏迷還出國玩」!家屬喊告 Makiyo反擊:我們也有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