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高金素梅稱設「國安法庭」如戒嚴 陳冠廷斥「對專業嚴重誤解」:為判對而非預設判重

發布時間:2025/5/1 14:18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提案修《國家安全法》,主張增設「國家安全專業法庭」,由具國安相關專業知識的法官來審理涉違反國安法的犯罪案件,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質疑,這樣的見解與修法與當年的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一樣。對此,陳冠廷嚴正駁斥,強調該提案是在現行民主憲政體制與法院組織法框架下,設立處理特定專業領域的專業法庭,目的在提升司法對國安案件的專業審判能力,與威權時代軍事審判截然不同。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圖/資料照)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圖/資料照)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日審查「國家安全法」修法,其中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提案增訂第十九條之一:「法院為審理違反本法之犯罪案件,應設立國家安全專業法庭,由具有國家安全相關專業知識之法官辦理。」高金素梅則質疑,這樣的見解與修法,跟當年的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一樣,以軍法官來判案,然後首謀判刑至少要15年以上,「這不是戒嚴,什麼才是戒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冠廷則指出,依據法務部統計,2016年至2023年8月間許多違反國家安全案件,法院判決平均刑度僅6個月,即使罪證確鑿,最終仍輕判甚至可易科罰金,使共諜有恃無恐,對國家安全維護相當不利。設立國安專業法庭的目的,是讓具備專業知識的法官能更準確理解國安案件的複雜性、證據特殊性以及相關法律意旨,從而做出符合比例原則與法規範的判決,這是為了「判得準、判得對」,而非預設要「判得重」。

針對高金素梅質疑此舉如同要「訓練能判重刑的法官」,陳冠廷直言,這是對「專業」的嚴重誤解。現代許多民主國家針對特定複雜案件如智慧財產權、稅務、少年、家事等設立專業法庭,目的都是提升審判專業性與效率,確保法律能被正確適用,國安案件涉及複雜的國際情勢、情報活動、科技偵防等專業知識,設立專業法庭正是為了提升審判品質,而非回到威權時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高金素梅還提及戒嚴時期山地管制長達40年的例子,陳冠廷認為,陳冠廷認為這是不相干的滑坡謬誤,山地管制是中國國民黨在特定時空背景下對特定族群的歧視性、限制性措施,與基於普遍法律設立專業審判庭處理特定犯罪類型,兩者範疇、目的、手段完全不同,「將兩者混為一談,是模糊焦點,並利用歷史傷痛來反對旨在強化法治的司法改革。」

陳冠廷強調,此次提案完全聚焦於「審判端的改革」,並未涉及修改任何關於搜索、逮捕、羈押等偵查或強制處分權力的法律,也沒有賦予政府新的權力去侵害人民自由。他的提案,只是要求由具備國安專業知識的法官來審理國安案件,並要求這些法官每年接受一定時數的國安專業訓練或在職研習,以確保其專業程度。這是在民主法治軌道上的改革,與高金素梅所指控的威權復辟、侵害人權,毫無關聯。

最後,陳冠廷表示,將合理的司法改革措施污名化為「綠色恐怖」,無助於理性討論,更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國家安全威脅是實際存在的挑戰,強化司法體系應對此類威脅的能力,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與人民福祉的必要之舉,呼籲各界理性討論,共同維護台灣民主法治與國家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