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中醫藥結合AI與外泌體 探索再生醫學應用新潛力

發布時間:2025/5/2 11:13

疫情期間清冠一號助全球人類重拾健康,中草藥對抗COVID-19的藥效與機轉,在AI模擬分析下得以完全解鎖,提升中藥的科學基礎與國際能見度!今年,清冠一號團隊再出擊,結合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技術,推出新功能性中草藥外泌體,探討結合中草藥與外泌體製程的應用潛力,目前研究正聚焦於保養用途之發展方向,展現中醫藥、外泌體先端製程與AI結合的創新能量,被視為帶動中醫藥與農業再生醫學化的全球新契機!

跨域應用 中藥創新再突破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教授表示,「中藥外泌體研發」是蘇奕彰所長繼「中藥新藥研發」的另一項台灣中醫藥發展的重大策略,「清冠一號」讓全球重新認識中醫藥的價值,新型中草藥外泌體則進一步展現中草藥的創新與跨域能量。外泌體技術近年於再生醫學、免疫調節、醫美與皮膚修復領域備受矚目,結合AI模擬與科學分析,融合中西醫優勢,被視為延續清冠一號團隊跨域研發的新方向之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中醫病理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張慈文醫師表示,外泌體就是中醫「鮮品」的現代詮釋,作為未來潛力應用方向,正受到產學界廣泛關注。中西醫雙修的張慈文醫師指出,中醫普遍認為「鮮品」蘊含藥材最自然的精華與活性成分,價值極高;但過去受限於產地與運輸而難以普及。現代科技讓中草藥外泌體重現中醫藥材鮮用或帶汁使用的鮮品智慧。

以醫領藥、以藥帶農 串連農業創新生機

新型中草藥外泌體是台灣運用在地中草藥外泌體的創新嘗試,也為台灣農業產銷失衡找到一個突破口。張慈文醫師指出:「農民種東西,都是師傅;但賣的時候就變成師仔(徒弟)」,因此包括她和清冠一號團隊在內的多位中醫專家,積極投入中藥材從源頭的種植與馴化研究,實踐「以醫領藥、以藥帶農」的新使命,與農民共同打造「在地可耕、全球可銷」的中草藥供應鏈。此次選用的曇花與金錢薄荷皆以安全、無毒農法栽種,證明中藥材可在台灣成功馴化並實現高附加價值的轉化,進一步透過國際接軌,將其推向全球,打造台灣功能性中草藥特色品牌,期待建立台灣特色中草藥應用形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構外泌體資料庫 AI預測開創跨物種應用

知名生技公司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新型中草藥外泌體應用聚焦於皮膚、毛髮與私密處保養,並可延伸至多種應用。 此外,公司更建立跨物種外泌體巨量資料庫,訓練「外泌體功能預測AI模型」,涵蓋數百種miRNA、基因定序、蛋白質、胜肽等資料,能為客戶創造跨物種外泌體的多元運用商機。從推動Exosome Foundry(外泌體全球研發代工)至今,已促進寵物、醫療保健、光電雷射、妝品製造等18業態導入再生醫學技術,這次更擴大到中醫藥與農業再生醫學化,為產業創造更高附加價值。

根據Persistent Market Research報告,全球中草藥市場規模預計到2033年將達約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1%。台灣中草藥生產過去仰賴進口,製劑出口單價卻可高出原料進口價甚至15倍(統計至2016年),展現產業高度潛力。如今,中草藥原料結合外泌體先端製程、AI輔助的創新模式,開發成外泌體再生醫學產品與應用,市場預估具高度成長潛力,未來前景可期。

【延伸閱讀】

「外泌體」有助偵測癌細胞轉移 國衛院與臺大合作研究登國際期刊

私密處問題無須躲閃 外泌體協助玫瑰綻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0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