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詹為元 牛煦庭【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506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不是一般乾癬!「全身膿疱性乾癬」恐致器官衰竭 勿輕忽皮膚膿疱、脫屑

發布時間:2025/5/6 10:21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60多歲A女士因皮膚膿疱、全身紅皮等情況困擾好幾年,雖然她曾前往診所就醫短暫治療後皮膚症狀有所改善,但過沒多久全身性的膿疱又再次出現,她到處求醫繞了一大圈都無法讓皮膚病灶獲得長期且有效的控制,遍佈全身的紅皮、膿疱又伴隨發燒症狀反覆發作都無法有效獲得緩解讓她相當恐慌,輾轉各處後來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許修誠醫師的門診,經醫師評估病灶的情形研判A女士應該是罹患「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簡稱GPP)」。

許修誠主任表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雖然疾病名稱中有「乾癬」二字,但其臨床表現與一般認知外觀以脫屑、角質化的斑塊型乾癬有很大的不同,在急性發作期患者皮膚會產生大範圍膿疱、紅斑、脫屑,甚至伴隨全身性症狀,由於初期症狀容易被輕忽,甚至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患者通常需比一般乾癬花更久時間才能獲得正確診斷,提醒民眾需對症狀有所警覺,而且往往使用口服類固醇後症狀即便短暫緩解,也應持續找出真正的病因避免後續的急性復發。若積極接受膿疱性乾癬相關基因檢測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目前已有健保給付新型生物製劑,可以幫助病患有更好的疾病控制、維持生活品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介白素36(IL-36)有關 症狀和典型乾癬有些不同

許修誠主任提到,臨床醫師會特別關注「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因為它具有引起嚴重急性全身性症狀的潛在風險,近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免疫系統中的介白素36(IL-36)相關發炎途徑異常有關,包括IL-36RN基因突變或是IL-36相關促發炎激素過度活化都可能誘發疾病以大範圍膿疱的形式發作,反之,其他乾癬由於主要與IL-17與IL-23發炎途徑有關,則較不易與IL-36具直接關聯,因此最新之國際疾病分類系統已將GPP從乾癬疾病中獨立出來成一個特有疾病。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一般乾癬不同,攜帶IL-36RN基因突變的患者往往發作年齡更年輕,通常小範圍病灶看起來與一般乾癬類似,會脫屑伴隨癢感,不過急性發作期會產生全身大面積的膿疱病灶,以及高燒、關節疼痛、倦怠等全身性症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修誠主任表示,患者在復發急性期的高燒狀態下,身體處於全身性免疫發炎物質增加的情況,患者常會伴隨嚴重倦怠感,伴隨著全身代謝增加,對於心臟、腎臟是很大的負擔,可能會造成高輸出心衰竭、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

皮膚病灶增加感染機會 膿疱、脫屑影響社交、生活

此外,膿疱、紅斑、脫屑等病灶導致皮膚障壁受損,患者感染的機會也會因此上升,同時會對生活品質、社交產生影響。許修誠主任提到,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會造成膿疱、滲液、脫屑等情形,患者又痛又癢,衣服不僅不太好穿,許多人也不太敢穿淺色的衣服。

另外,許修誠主任分享自己多年前擔任住院醫師期間,曾遇過一位印象相當深刻的個案,這名未滿30歲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急性發作入院治療,因為懷孕因素這名個案疾病控制得很辛苦,在當時的醫藥水平也只有類固醇可以治療,雖然有順利生下孩子,但最後因為疾病因素導致失婚,這也讓她相當自暴自棄,若她有幸在這個醫療進步的時代,讓她有更多的治療選擇,或許她的人生會有所不同。

基因檢測有助及早辨別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鎖定關鍵致病機轉IL-36更對症下藥

在治療上,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一般乾癬也不太一樣,目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已可透過基因檢測快速辨識IL-36RN基因突變,這也對於疾病的診斷和制定個人化治療相當有幫助,因此建議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友可與醫師積極討論安排相關檢測,以利未來更精準的疾病治療評估與控制。

有鑑於醫學界對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關鍵致病機轉IL-36有更多的認識,在治療上,目前也已有發展出相對應的新型生物製劑,能針對IL-36RN基因突變所造成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更對症下藥治療,許修誠主任進一步提到,重要的是新型的生物製劑對於無IL-36RN基因突變的患者其實也有治療效果,根據疾病機轉是因為IL-36在整個膿疱病灶成形的發炎路徑的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新型生物製劑對於膿疱病灶的治療效果相當快速,大約6成左右的患者使用第一週就會有顯著成效。

健保署已於去年(2024)7月正式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幫助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與疾病控制。許修誠主任表示,病患在急性發作期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後疾病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控制,而且相較於其他藥物,可獲得較長的緩解期,患者只需在急性發作時透過靜脈注射施打,不同於原本主要針對一般乾癬的傳統生物製劑需持續施打,期望未來健保能擴大給付讓更多此類患者受益。

不過,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及適合的使用對象,建議患者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許修誠主任也提醒,民眾一旦出現皮膚大範圍病灶且伴隨全身性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因為這很可能不是一般所認知的普通皮膚疾病,若出現全身性皮膚反應伴隨發燒、倦怠等全身性系統性症狀應有所警覺,前往皮膚科、免疫風濕科尋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延伸閱讀】

發作起來要人命! 皮膚重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如何治療?

突破治療困境!健保伸援手 助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友找回人生主控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0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