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葉元之 詹為元【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701
Rina 立信晴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627

馬桶上滑手機「新聞、社群看不停」!醫示警:如廁久坐恐害痔瘡上身

發布時間:2025/5/17 13:15

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

當代人生活與手機密不可分,連如廁時間也不放過,不過李柏賢醫師警告,這項看似無害的習慣其實暗藏健康風險。根據國外的一項醫學研究發現,如廁時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族群,罹患痔瘡的風險明顯升高,甚至比起不滑手機者多出46%。因此建議,民眾如廁時避滑賴手機,時間最好控制在5至10分鐘。

根據國外的一項醫學研究發現,如廁時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族群,罹患痔瘡的風險明顯升高,甚至比起不滑手機者多出46%。因此建議,民,如廁時避滑賴手機,時間最好控制在5至10分鐘。(示意圖/unsplash)

醫師李柏賢在臉書分享,根據2025年美國消化疾病週(DDW)、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針對125名接受大腸鏡篩檢的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約66%的受訪者承認如廁時會滑手機,且過半比例幾乎每次都會滑。深入分析後發現,「滑手機族」罹患痔瘡的機率比不滑者明顯偏高,即使調整了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運動習慣與膳食纖維攝取量等變數,結果仍具統計上的顯著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柏賢解釋,痔瘡本質上是肛門靜脈曲張,若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會導致直腸部位血液回流不順、靜脈壓力上升,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痔瘡。調查顯示,有37.3%的如廁滑手機者每次廁所時間超過6分鐘,而沒有使用手機的人中,僅7.1%會久坐馬桶超過這個時間。

李柏賢並透露該研究中還包含一項有趣的發現,這些「馬桶低頭族」最常瀏覽的內容是新聞為54.3%,其次為社群媒體44.4%,第三則是查收簡訊或電子郵件30.5%。李柏賢指出,這些資訊類型常讓人越看越入迷,導致如廁時間無形中拉長。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柏賢提醒民眾,如廁時應專心排便,盡量避免進行其他活動,建議將如廁時間控制在5至10分鐘內。若能養成不上廁所時滑手機的習慣,不僅有助於提升排便效率,也能降低痔瘡發生的風險。他也強調,「手機滑一時爽,屁股痛起來可就苦了」,一點生活小改變,就可能為健康帶來長遠的幫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