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5/18 2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50歲的張先生,父母皆有高血壓病史,30歲時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血壓偏高,但當時未特別留意。直到一位職場前輩因心肌梗塞猝逝,才讓他警覺健康的重要性。與家庭醫師討論後,他自35歲起開始規律服藥並定期追蹤,如今血壓穩定,身體無不適,肝腎功能亦維持良好。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張炳勛醫師指出:「控制血糖、血壓與膽固醇,不僅能保護心臟,同時也具有保護腎臟的效果。」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近期發表的全球性研究,分析34個國家、超過150萬名病人的數據,結果指出五項可控制的危險因子—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吸菸與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高度相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年齡、種族、家族病史等則為無法控制的風險因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心血管疾病在男性中較常見,但這五大可控制的風險因子對女性的影響更為顯著。研究顯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有57.2%與上述因素相關,男性則為52.6%;而在死亡率方面,女性為22.2%、男性為19.1%。
張炳勛醫師分析,只要妥善控制體重、血壓、血糖與膽固醇,加上戒菸,未來十年內有機會降低一半的心臟病風險,並減少約20%的死亡率。三高管理的關鍵,在於及早開始、穩定控制,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研究進一步指出,五大可控制因子中,血壓是對心血管健康及死亡率影響最顯著的因素。若能將收縮壓嚴格控制在120mmHg以下,將可有效降低風險;而血糖與膽固醇的影響則會隨年齡增加而略微下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炳勛醫師提醒,若年輕時即出現三高問題,更應積極治療,避免因無明顯症狀而忽視風險;反之,若老年後才出現血糖或膽固醇的輕微升高,則無須過度擔心,應避免過於嚴格的飲食控制,以免導致營養不良或肌少症。
而除了前述的五大因素,空氣污染、缺乏運動、過量飲酒與憂鬱症等,也是不容忽視的心血管危險因子。張炳勛醫師強調,三高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尤其年輕族群更易輕忽風險。建議落實每日監測血壓,積極控制三高,才能有效守護心血管健康。
【延伸閱讀】
超高齡社會來襲!5成長者都有三高 如何健康管理?有哪些健檢可以運用?
換股完開始丟?外資出清0056破萬張結帳6億 0050也難逃...遭捲款44億元離去
全力備戰丹娜絲侵台 台電:已部署逾4千人投入搶修「可迅速啟動支援機制」
造勢結束都沒坐滿!朱立倫批賴心裡沒「好好做事」:我想侯市長感慨很多
輪胎變音箱?經過「這段路」竟自帶貝多芬BGM
大罷免前夕!卓榮泰宣布:再提1000億治水預算「規模勝於以往」
北影/劉品言「火辣禮服深U到肚臍」!沒告訴尪連晨翔 5個月渾圓孕肚現形
目標價調升至951元!「軸承龍頭廠」受華為摺疊機助攻 3大成長動能獲外資青睞
成功打入CSP美系供應鏈!「這檔」AI ASIC伺服器專案下半年放量 產能稼動率飆90%
去日本玩注意!大阪萬博爆「首例麻疹」少年6/21接駁車逛6小時 官方急追足跡籲自我健康監測
北影/五堅情休團!婁峻碩被問「陳零九」秒變臉 當下反應曝光
「民進黨出現曹派是胡說八道!」曹興誠談與林右昌和解:歧見已經消彌
關稅風暴將至?川普爆:我已簽好10至12國關稅通知
影/曾沛慈中暑一度以為有喜 聽末日謠言崩潰喊不行:才結婚3年!
影/林志玲一個生煎包「分11口吃完」 優雅吃法網笑:我和女神的差距
高盛喊出目標價6000元!這「千金股王」6月營收刷下新高 勇闖GB300供應鏈
周興哲台北返場開唱!「一口氣連唱3天」 門票開賣時間曝光
批賴清德只有恨 黃國昌挺藍委站台反罷免:民眾黨不會置身事外
丹娜絲逼近台灣!12縣市「暴風圈侵襲機率」超過8成 最新路徑預測出爐
颱風丹娜絲變強了!花東、南部小心豪大雨 今深夜恐發陸上警報
美股強漲十年恐拉回?投資人憂「均值回歸」考慮轉向VT配重掀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