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當「科技進步」遇上「政策延宕」,人民的選擇自由正在被犧牲

發布時間:2025/5/28 09:20

文/招名威博士(毒理學專家)

在一個民主社會中,「選擇的自由」不只是口號,而是制度應保障的基本權利。從信仰、職業到生活方式,我們習慣為個人選擇喝采,但當涉及公共政策與選擇權益時,這份自由卻常被制度忽視。

招名威
當「科技進步」遇上「政策延宕」,人民的選擇自由正在被犧牲。(圖/翻攝招名威臉書)

加熱菸產品已問世多年,世界多數國家皆朝向科學評估與法規監管的方向發展,唯獨台灣,健康風險審查已拖延超過兩年。這使得產品無法合法上市,明明吸菸者已有更進步、無燃燒與無二手煙的替代品,卻被政策卡死,只能繼續選擇最原始、最具危害的紙菸。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制度不作為,讓人民退回最差選項
公共政策的存在,是為了引導社會選擇更好的方向。當人民想往前,制度卻原地踏步,結果就是:守法者無選擇,黑市者有利可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正違背了公共健康的核心理念。民主社會的理性與慈悲,不該體現在一味封鎖進步的選擇,而是透過制度設計,讓進步的產品可以受到合法監管、透明控管,並逐步替代風險更大的舊式產品。

加熱菸不是完美,但比紙菸更值得給機會
哲學家黑格爾說:「矛盾的統一,是進步的起點。」世上沒有完美產品,也沒有絕對邪惡的物品。真正理性的政策,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考慮在特定條件下,什麼能讓整體情況變得更好。

加熱菸或許不是理想的終點,但它確實比傳統紙菸更進步,能為仍在吸菸的成年人,提供無二手煙的選擇。它不該被貼上「菸就是壞」的道德標籤,而應被看作是減害技術進程中的一個中道選項。

如同量子物理所示,一個粒子的狀態取決於觀察的角度。政策也一樣,價值不能僅用道德來斷定,而應依據科學與效果來評估。

道德潔癖掩蓋不了治理的失能
當合法選項被封鎖,走私自然趁虛而入。根據統計,走私加熱菸每年讓政府稅收流失,查緝人力疲於奔命,基層與黑市之間甚至形成利益共犯結構。這不只是公共衛生的漏洞,更是行政失靈的危險徵兆。

而民怨,已不再沉默。在全台「大罷免」的政治氛圍中,一場由公民自發發起的「掃碼連署」,在短短九天內湧入超過24萬筆支持,呼籲政府儘速徵收稅捐、完成審查、合法監管。這不只是連署,更是一場對政府失能的集體吶喊。

當人民先動起來,政府該停止拖延
這24萬人的連署,是民主制度下最清晰的訊號。當制度卡關、官僚程序與意識型態綁架決策,人民選擇用行動開路。問題是,政府還要裝聾作啞到什麼時候?

我們不該讓道德潔癖繼續主導公共政策;更不該讓人民陷入「選擇進步只能違法,想守法只能選紙菸」的荒謬選擇。真正的進步,不是禁止一切,而是讓更好的選項浮現,讓制度配得上人民的期待。

如果政府真心關注人民健康,請停止拖延、加速審查,讓加熱菸依法上市並受監管,從黑市手中奪回治理主導權,也給吸菸者一條更理性、更進步的替代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