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6/5 09:30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健保制度迎來新里程碑!自2024年6月起,中央健康保險署正式將癌症免疫療法(ICI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入三大常見癌別的特定治療情境,包括:不分PD-L1表現量、可合併化療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以及具 dMMR/MSI-H 特徵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此一政策不僅對病患帶來實質助益,也讓台灣癌症治療更接近國際指引標準,為病友提供臨床實證支持的治療選項。本次健保給付擴大,為癌症患者帶來延長生命與提升生活品質的治療新契機。
臺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曾令民副院長指出,針對第二期以上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目前臨床實務上廣泛採納、且經大型研究驗證療效的方式,便是「術前使用免疫療法合併標準化療」。這項療法早已被 NCCN、ASCO等國際權威指引列為標準治療,我國乳房醫學會也採相同立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令民副院長強調,若在手術後才補上免疫療法,效果恐大打折,甚至可能不具明顯效益。臨床觀察顯示,術前合併免疫療法的效果最顯著;術後補用則效益有限,若手術後才開始免疫療法,幾乎看不到明顯效果。
因此,臨床共識日益一致:「愈早使用,效果愈佳」,尤其術前即納入免疫療法,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這次健保將此療法納入第一線給付,不僅是與國際接軌,更是給予病人於正確時機使用有效療法的機會,為預後不佳者帶來逆轉契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顧問蔡俊明教授指出,這次健保放寬免疫療法條件,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鱗狀細胞癌病人而言,是一項重大突破。過去僅限PD-L1表現大於50%、且無法接受化療者才能獲得給付,現則取消「無法化療」這項限制,讓體能狀況良好的患者也能及早使用免疫療法、爭取預後改善。
蔡俊明教授進一步解釋,免疫療法主要透過活化病人自身免疫系統,由免疫細胞直接攻擊癌細胞,與傳統藥物不同,不少病人更有機會達成長期穩定控制、甚至停藥無須持續治療,這是標靶藥或化療難以達成的效果。
對無標靶藥可用的患者,如鱗狀細胞癌,這次政策鬆綁讓他們有機會使用國際建議療法。即便PD-L1表現不高,仍有部分病人能從免疫療法中獲益,五年存活率可望達到10%至15%,相較傳統治療存活率明顯提升,讓不少病人看見新的希望。
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族群,台北癌症中心邱昭華副院長指出,本次健保給付的擴大實際上是針對「非鱗狀」的患者,等同於肺腺癌為主的群體,台灣大約有七成的肺癌病人屬於這一型,這次開放的對象涵蓋了大多數人,所以實際影響是很大的。邱昭華副院長說明,過去只有PD-L1表現量高的病人才能在第一線使用免疫療法,中低表現量的患者即便藥品已有核准適應症,卻無法獲得健保給付,只能自費,而國際早在2018年即將免疫療法列為標準,台灣此次給付終於趕上進度。
邱昭華副院長進一步指出,此次納入健保的「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正是目前國際指引推薦的第一線治療方案,被視為黃金標準,能顯著改善病患的預後。過去單純是因為價格昂貴、對健保財務衝擊太大,才無法給付。如今終於趕上國際標準,讓多數病人能在門診就接受免疫治療,減輕醫療資源壓力,也讓治療流程更順暢。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內科陳明晃教授表示,這次健保納入免疫療法的大腸直腸癌族群,為帶有 MSI-H 或 dMMR 特徵的患者,雖僅佔轉移性病人約5%,卻是對免疫療法反應最良好的一群。這類病人因基因修復功能缺陷,腫瘤突變量較高,易激發免疫系統辨識與攻擊,有利治療發揮效果。
陳明晃教授指出,過去雖有國際指引支持,但因健保未給付,臨床推動困難,多數病人需自費或仰賴保險,常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這次健保納入第一線使用,讓符合條件的病患可於病情初期即啟動免疫療法,強化治療效益。臨床研究顯示,MSI-H病患接受免疫療法後,存活期可望從24至38個月延長至約77個月。
【延伸閱讀】
罕病FAP早期治療是關鍵 二代新藥納健保給付 範圍擴及早期病患
癌症新藥「有藥卻用不到」?藥廠布局台灣 助解健保難題、病友減壓
楊宗緯中國開演唱會出意外!踩空摔下舞台 救護車急載走
「2025夏之陣」再證非核、抗中牌失效 小笠原欣幸:壓倒性聲音要民進黨轉變非核政策
全年營年挑戰250億!鴻家軍這檔股價7日噴出24% 創近5月新高成強勢股
新自強號車長廣播:請管好你家的小孩 網笑翻「公開處刑」:有台鐵風格
朱立倫拋釋放柯文哲、黃國昌主張修公投法 吳思瑤談823投票:扭曲民意是台灣的悲哀
部長大換血?卓榮泰:下週啟動內閣人事改組
核三延役公投未過關!賴清德喊不會排除先進核能 台電也說話了
塑膠類股慘翻黑!「這檔」8成漲幅後回檔月線 投信大手賣超逾1.5億
中台灣「藍白合」反罷免勝利 許淑華曬合照藍委、盧秀燕、黃國昌開心舉牌「7:0」
館長曬抖音帳號!2天就突破100萬粉絲 嗨喊:兩岸一家
超過75%的恆春人支持核三重啟?結果狠打臉 廢核平台:屏東鄉親具有高度表態意願
民意不同意大罷免因此15億公帑「應民進黨負擔」 他喊「明天起向民進黨討債」
台積電恐遭拖下水?陸行之稱美國恐出「5狠招」為英特爾翻身
大罷免大成空、核三公投同意多 許宇甄:賴清德應道歉、開國是會議
434萬人投票支持核三重啟! 廢核平台曝投票率史上最低「多數反核者不願隨政治起舞」
「民進黨不要給臉不要臉!」核三延役公投只差66萬票通過 趙少康:人民在給下台階
輝達「電力大革命」夥伴股價慘跌!自營商砍倉這檔電源大廠 本週爆賣9.4億元
核三重啟誰提的案?鍾佳濱:浪費社會資源
中華隊3:0完封日本!U15少棒抱回隊史第8冠 陳泊佑6局三壘打立大功
430萬票白投?黃國昌:仔細聽賴清德記者會 他已在核電延役上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