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愛吃肉容易被蚊子叮? 食藥署闢謠揭原因

發布時間:2023/4/13 21:00

記者張嘉真/台北報導

坊間流傳「吃肉會讓體質變酸性,容易被蚊子叮。」衛生福利部食藥署近日在臉書闢謠,指這完全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食藥署說,衣服顏色、噴香水、血型、體溫、二氧化碳與體味等,才是影響蚊子找尋宿主的因素。

食藥署闢謠「吃肉容易被蚊子叮」。(圖/「藥博士 正藥說」臉書)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被蚊子叮的時候,有人就會旁邊說,「你可能是吃太多肉,體質被酸了,蚊子才會這麼愛你。」但這樣的說法,有科學根據嗎?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指出,事實上人體的酸鹼度會維持在定值,不會因飲食有過大改變,因此「吃肉變酸體質」,並非正確的觀念。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也指出,比起吃肉,人體皮膚表面上的游離脂肪酸,與蚊子吸引力之間更有關聯。食藥署進一步解釋,蚊子尋找宿主的方式是靠化學以及物理,比如視覺、嗅覺、溫度、濕度等,因此容易被叮的原因,包括穿深色衣服、噴香水、血型、體溫、二氧化碳與體味。

食藥署呼籲,定時噴防蚊液、穿著長褲長袖,才是預防蚊子叮咬的不二法門,吃肉容易被叮是完全沒科學根據的說法。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為什麼有些人不容易被蚊子叮?食藥署則說,可能是他們身上散發出某些化合物,降低蚊子的飛行活動或是吸引力,「簡單來說,他們的身體散發天然的防蚊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