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6/16 15:12
人權組織「保護衛士」近期出版報告,說明多年來中國維權人士在敏感時期被官方要求旅行,阻止其抗議、請願的情況。報告顯示,自2018年至2025年3月間,約有84起強迫旅行案件,疫情期間「被旅遊」案件量減少。
總部設於西班牙的維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出版中國旅遊雜誌-異議人士版本(China Travel Magazine:Dissident Edition,暫譯)。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定義,強迫旅行是一種任意拘留,在此情況下,人權維護者會在敏感事件期間,受到壓力被迫離家。敏感期間包括6月4日、兩會期間、中國十一假期、709大抓捕事件週年、劉曉波逝世週年紀念日等。這些人權維護者通常會在警察或政府的護送下被迫度假。
強迫旅行的目的似乎是讓人權維護者噤聲,阻止他們在政治敏感時期聚集、抗議、請願或與外國官員及媒體談話。報告分析,對中共而言,該作法的好處是看起來不如拘留或軟禁壓迫,不太可能引起國際上的批評。同時,這也發生在執法系統之外,意味著不需向司法系統證明這項措施的合理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提到,強迫旅行的形式包括,嚴格羈押在上鎖的旅館房間、在警方監視下旅行、觀光旅遊和外出聚餐等。受害者會被帶到遙遠的省分或郊區,進行為期數天或數週的旅遊,通常是針對個人,但有時也會允許家人陪同。
此外,報告提到,地方政府官員與警方會爭奪執行強迫旅行的機會,因為這被他們視為享受自由假期的方式。一名維權人士表示,他的強迫旅行包括住酒店、在餐廳奢侈用餐,還有無限量的酒和香菸。
報告提到,目前並沒有關於強迫旅行的公開官方數據,因此使用自由亞洲電台(RFA)和美國之音(VOA)的報導個案數量,代表強迫旅行頻率的趨勢。強迫旅行的實際案例可能比媒體報導的數量來得多,但報導的數量應能反映任何變化。
報告顯示,透過訪談和媒體研究,該組織發現自2018年至2025年3月間,約有84起強迫旅行案件,但鑒於很多案件未被公開,真實數量可能更多。
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強迫旅行的案例似乎減少,地方政府會定期封鎖城市和地區,使維權人士難以也沒有必要被迫旅行。
媒體報導個案在2014年有25件,2017年達到54件,但在疫情期間,2020年僅有6個案例,2021、2022年則分別有9及7個案例。
另外,報告提到,儘管目前香港還沒有符合報告定義的強迫旅行相關報導,但周庭於2023年在國安人員「陪同」下到深圳進行一系列的「參觀」,遭受類似的強制措施。
報告指出,最早有關中國強迫旅行的報導出現在2007年,一名活動人士被迫旅行,以阻止她為教師爭取更好的退休待遇。到了2009年,強迫旅行的案例被廣泛報導後,活動人士為此創造一個名稱為「被旅遊」。
(中央社)
下週天氣劇變!西北太平洋3颱亂舞 「樺加沙」最危險恐登台
2大權值股受青睞!自營商猛砸9.6億橫掃台積電、鴻海 再斥資3億敲進「記憶體雙雄」
快訊/50歲男做「陰莖增大術」猝死 惡醫丁斌煌100萬交保
國家隊還在收割!「2大記憶體飆股」遭倒逾2.6萬張...提款破10億元 旺宏、鴻海都逃不掉
直言ETF留給輸家玩!富爸爸作者曝川普新令:3資產將更有價值
連8天跌不停!這「矽光子概念股」8月營收年增21%仍成弱勢股 事欣科亦同走疲入隊
義隆進軍無人機市場!航太國防展秀肌肉 無人機晶片拚明年量產
填息路遙遙無期?三大人無情殺「這檔」…股價挫半根外資、自營商砍千張 網哀:跌到月線了
大安站外血腥一幕!台大生遭雙節棍擊頭猛砸 血濺滿地路人嚇呆
一度衝上3707美元歷史高價 鮑爾一席話讓黃金價格回檔
英濟攜手台灣企業組本土無人機戰隊 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大秀肌肉
輝達砸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雙方將展開業務合作計畫
還沒上車嗎?三大法人13.7億狂砸「這檔」…外資、投信、自營商都在搶 鴻海利多還在發酵網:一起強大
才攻漲停就急剎車!外資重砍這「機器人」逾7億元 股民哀嚎:炒完了沒救了
妖魔當道小心被套!記憶體噴噴漲...外資熱錢回流 今砸4億掃貨這「人氣王」破萬張
中國AI晶片新軍崛起 阿里巴巴「平頭哥PPU」挑戰輝達H20效能
「合體郝龍斌」領表選黨主席 趙少康喊「投郝就是投我」直接開罵張亞中「破壞團結罪魁禍首」
搭上記憶體翻滾洪流!「槍釘大廠」搶進半導體市場...Q4拚DDR出貨 今股價強攻漲停
三星獨吞大訂單?蘋果打破多供應商慣例!OLED面板供應商只給一家
17歲少年狠砍31刀女大生亡!今解剖釐清死因 家屬悲痛領回遺體辦後事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