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葉元之 詹為元【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701
Rina 立信晴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627

吃的是回憶! 裴社長的胡椒餅地圖:美味的錨點竟是寧夏路旁的老店

發布時間:2025/7/1 14:02

裴社長鍾愛的胡椒餅店是位於台北大同區的福州胡椒餅攤。(鏡好聽提供)

 

圖文/鏡週刊

熟悉台灣小吃的裴社長,先前已經為聽眾深度解析基隆廟口美食、分享肉圓的故事之後,這次裴社長將話題轉向另一項國民美食——胡椒餅。在最新一集的節目中,裴社長娓娓道來胡椒餅的身世之謎,竟源於一個美麗的諧音錯誤。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裴社長在節目中揭露,原來我們熟悉的「胡椒餅」,最初的名稱其實是「福州餅」。早年福建師傅來台,賣的是家鄉味的「福州餅」,而「福州」的台語諧音,聽起來極像「胡椒」,久而久之,福州餅便在地化,成了如今大家熟知的「胡椒餅」。這個有趣的「諧音梗」,也讓胡椒餅徹底擺脫了鄉愁的羈絆,在台灣落地生根。

裴社長最鍾愛的胡椒餅店並非台北胡椒餅四大天王,而是位於台北大同區寧夏路45號的「福州胡椒餅攤」,因為店家的第二代經營者正是裴社長的高中同學,而這段情誼讓這家店的胡椒餅,成為他味覺記憶中無可取代的「錨點」。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與老同學的對話,裴社長為聽眾挖掘出胡椒餅的演進史。他分享道,傳統福州餅的內餡只用「肥肉」,追求豐腴的油脂香氣。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健康觀念有所變化。在民國六十年左右,店家調整為「瘦肉三、肥肉一」的黃金比例,催生了如今主流的「赤肉胡椒餅」。

一份正宗的胡椒餅,學問全在細節裡。裴社長轉述同學的職人堅持:餅皮美味的秘訣在於「老麵」發酵,工序繁瑣;內餡的胡椒只是提香配角,不能過多;最後,將餅糰貼入高溫炭爐壁上,全憑經驗控制火侯,才能烤出外皮焦脆、內裡多汁的完美成品。

裴社長觀察分析,如今的胡椒餅江湖,大致可分為兩大路線。一是以寧夏攤或萬華元祖胡椒餅為代表的「傳統派」,堅持老麵糰帶來的厚實嚼勁,每一口都是麵香與肉香的紮實碰撞。另一派則是近年興起的「酥皮派」,常見於兼賣酥餅的店家,如基隆的「正興酥餅店」、宜蘭羅東的「碳烤燒餅餅店」,個頭較小,外皮鬆軟,肉汁被酥皮吸收,少了燙嘴的風險,卻也適合放涼或回烤,成為另類的日常美味。

對裴社長而言,品嚐小吃,吃的更是一種回憶與情感。他笑稱,自己莽撞的射手座性格,常讓他在享受傳統胡椒餅「燙嘴的樂趣」時弄得有些狼狽,但那正是品嚐這道美食最精彩的儀式感。從一個諧音梗的源起,到一家老店的世代傳承,再到不同流派的風味比較,裴社長再次帶領聽眾完成了一趟有深度、有溫度的美食之旅。

鏡好聽Podcast節目《裴社長吃喝玩樂》每週二、五在Apple PodcastSpotifyYouTube鏡好聽平台上線全新集數!不論生活再忙,都別錯過生活滋味,讓裴社長跟你一起吃喝玩樂吧!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249/5239


更多鏡週刊報導
裴社長專訪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 揭夏日腸胃保健關鍵:三好一心養腸道
射手座在東方竟「富而無實」? 裴社長揭密被詩人毀掉的星宿傳說
從杜甫詩句探天文奧秘 裴社長解密「參商不相見」的東西神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