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7/13 18:0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相信很多五、六年級世代,甚至有些七年級世代的人,在小時候常會聽到爸媽說:「 你是從石頭蹦出來的! 」再不然,就是媽媽摸摸自己的肚子說:「 你是從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的。」
有的家長可能會半開玩笑說:「 你是從路邊的垃圾桶撿回來的。」哎呀,千萬不要再說小孩子是從路邊撿回來的了! 在小孩的世界裡,爸媽就是他們的天與地,家長以為他們年紀小、還不懂,實不經意的一句玩笑話, 他們都會默默記在心底。在以前那個沒有社群媒體、YouTube 也不流行的年代,可能一時騙得了,但是現在這個年代,可不一樣了。說不定,小孩比爸媽還更會上網找資料,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令人擔憂的是現在上網隨便一查,海量資訊鋪天蓋地而來,但也因此,很多答案似是而非,尤其是有關於性教育。與其讓不明的資訊誤導小孩,為人父母者,不如好好跟子女聊一聊有關「 你是怎麼生出來的? 」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主動告訴小孩,他們怎麼來的? 以前我媽媽跟我說,我是從石頭蹦出來的,我當時是相當懷疑,但也不知道該怎麼問下去? 後來上學後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好在我小時候很喜歡去科學博物館,一度想要當博物館館員,雖然後來當不成館員,但很多的科學與知識都是來自當初的培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等到我自己當爸爸後,我便很認真的告訴小孩,他們是怎麼生出來的?
爸媽主動開口並不難,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情境,可以作為機會教育。例如,我們常帶小孩去科學博物館看恐龍,小孩一開始有點抗拒,因為他們覺得看恐龍不好玩,而且看到比他們高大很多的暴龍也會害怕。
我就用說故事的方式,吸引他們。
一個辦法,在博物館內的地板上塗上膠水,恐龍走到室內被膠水黏住了,就不叫了,也跑不掉了。
自己改編的故事讓小朋友覺得有趣,以後再也不抗拒去博物館看恐龍。於是看到恐龍蛋的時候,我們就會趁機告訴小孩,小恐龍是怎麼從恐龍蛋生出來,這也是為人父母的成就感!
如果沒有帶去博物館或動物園的場景,也可以在家裡觀賞動物影片,像是看到小狗在生產時,也可以跟小孩說,小狗狗怎麼生出來的? 再不然,家裡冰箱通常有雞蛋,也可以藉此讓小孩知道雞媽媽生下了雞蛋,小雞是從雞蛋破殼而出,雞蛋裡有卵⿈,⼩寶寶在媽媽懷孕的身體裡時,也是有卵⿈囊的。
女兒兩歲的時候就問我,她是從哪裡跑出來的? 我是這樣跟她說的:「 因為爸爸的精子跟媽媽的卵子結合後,變成一個小小的妳,因為妳還很小,要先住在媽媽的肚子裡的一個小家家,住了九個月,妳已經慢慢長大,就可以從媽媽的肚子出來,跟大家打招呼了。」
小孩子很聰明,跟他們解釋自己是怎麼生出來之後,他們在外面看到大腹便便的孕婦時,也會跟爸媽說:「 肚子裡面有住一個小孩子,」所以,我太太之前在懷第二胎的時候,我也會跟女兒機會教育說:「 弟弟現在住在媽媽的肚子裡哦! 」
小孩還小的時候,可以從生理面談起,但等孩子再大一點,至少是國小中高年級, 已經開始要進入青春期, 就可以從情感面談起,要跟孩子說,和自己喜歡的人才能結合,或說發生性行為。
正因為學校老師與醫師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真正接觸世界的第一扇門, 往往就是家。家庭是孩子最早學會「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的身體屬於我」的地方。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該只來自課本或網路,而應該來自每天最信任、最親近的大人―也就是父母。
所以, 當孩子提出關於身體、關於愛、關於性與生命的疑問時,家長不必慌張,也不用推給別人。可以坦然說明孩子想知道的內容,依照年齡與成熟度,從「 身體的構造 」到「 關係的選擇 」逐步帶領。這不只是教育,更是一種陪伴。
別忘了,孩子會從家長的語氣、反應與態度中,學會自己該如何看待性與身體。若我們用開放、尊重與平等的方式對待這些話題,孩子未來也更有可能用健康的方式,理解自己、尊重他人。
本文來源: 《【漫畫圖解】50個不怕錯的性教育必修題:婦產科×泌尿科醫師聯手,陪你一起安心解答青春期的性疑問》,采實文化
【延伸閱讀】
2023年十大性與情感新聞事件:從新北逆倫性侵事件,談一輩子性教育的重要性
NVIDIA投資加持!能率集團全體起飛 IKKA-KY亮燈漲停、「這檔」猛飆破44%
茗香園、東引快刀手爆洗錢!Hero Pay半年金流達30億 老闆遭羈押禁見
併購題材發威!國巨股價飆漲停...逾8千張排隊買不到 攜手茂達、大中高掛紅燈
DDR4熱潮再起!外資狂砸23億連5買進華邦電 市場喊最高漲價30%
「荔枝都能用衛星監測」大峽谷卻抓不到?里長怒嗆陳其邁:不用連任就擺爛
高雄大樹山頭遭濫墾回填廢棄物!柯志恩會勘前遭檢方封鎖轟「太巧合」 數十公尺高垃圾山曝光
營收創29月高點遭鎖定!投信爆砍南電一整週...抱13億撤離 這類股慘成受氣包
「站旁邊就是特助?」柯志恩喊冤怒告民進黨誹謗 涉案助理真實身分也遭曝光
中秋月餅全面停賣!微熱山丘認發霉:已致歉退款
矽光子點火!聯鈞受惠甲骨文+OpenAI助攻需求暴增 本周自營商狂砸1.7億搶進
快訊/做賊喊抓賊?前議員助理就是「大峽谷地主」 高市府:已罰300萬送辦
AI最大贏家!「這檔」股價2個半月飆倍 市值突破2兆直追聯發科
黃國昌酸過去沒關心柯案 謝立功再回應早關注、提醒不為內鬥而是這件事
限貸令鬆綁有望?台南房市暴減27% 專家:Q3後見分曉
玻纖布熱潮已過?台玻慘吞連3黑...外資急撤離逾5萬張 再結帳這「機器人股」12億續賣3週
特斯拉Model Y L在中國掀搶購潮!股價2日「暴漲近14%」 創7個月新高
股價回神週漲12%!投信狂掃華邦電1.7萬張 這PCB大廠「營收連2月創高」吸金23億
政院邀財劃法交流會議 蔣萬安出席提兩建議
民進黨新北座談聚焦民生經濟政策 徐國勇:選對會下週決定選舉規劃
江祖平爆性侵事件!資深三立女演員揭她私下為人 談龔益霆:他是陽光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