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11

高股息丟包不用怕!存股高手揪出「聯發科」賺錢真本事 入手「4大時機點」一把抓

發布時間:2025/7/13 21:32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前陣子遭到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兆豐電子高息等權(00943)等數檔高息ETF陸續剔除,對此,投資達人「股海老牛」在《股海老牛》YT頻道指出,多數高息ETF只是邁入「降息邏輯」的操作,為了在除息旺季能夠穩定配息,只好把資金挪進短期殖利率看起來比較甜的個股,聯發科去年股價上漲近4成,殖利率一時顯得不夠吸引人,因此遭到演算法排除,但非代表公司變爛,只是演算法暫時不愛而已,記住一句話,被ETF刪除,不等於股票失寵;投資人不能被ETF牽著走,而是要看懂價值,耐心等待。」他認為,聯發科基本面依然很強,不但營收穩獲利佳,而且配息不間斷 

聯發科今年6月營收564.34億元,創下33個月來新高,月增24.91%,年增30.96%。(圖/聯發科官網)

聯發科上周五(11日)上漲20元,收在1,420元(+1.43%),成交量9,734張,外資連三買,入袋7,468張, 6月營收564.34億元,創下33個月來新高,月增24.91%年增30.96%;第2季在新台幣強勢升值下,累計營收1,503.69億元,季減1.92%、年增12.67%,仍然達成營運目標;累計上半年總營收3,036.8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47%。股海老牛表示,聯發科是一家很務實的公司,賺到的錢大多拿去投入研發或直接配息回饋股東,這樣的經營模式,對於想要同時追求資本利得與穩定現金流的長期投資人來說,是一個相當討喜又安心的選擇;雖然目前由於股價較往年提升,導致殖利率略為下滑,不過,如果從5年前開始存股聯發科,總報酬率高達2倍以上,年化報酬率有27%,尤其是2023年以來,報酬率與大盤顯著拉開差距,是長期持有跟著公司成長的成功案例之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存股獵人不是天天出手,而是挑時機埋伏!」股海老牛表示,2024年上半年,聯發科從880元一路飆到最高的1,575元,漲幅將近8成,今年上半年觸頂後開始疲軟,特別是在4月股災過後,雖然一度站上年線,但很快又跌破,到底能不能買?本益比合不合理是很好判斷成長股的工具之一。以法人預估今年EPS68元來算,目前本益比約19倍,相較過往成長期超過20倍,算是合理偏中價位,不算特別便宜,但也沒過度溢價,本益比支撐充足,拉回更具吸引力。」股海老牛指出,如何入手類似高價龍頭股可以參考4種作法:1、耐心等到本益比拉回到偏低區間2、等待股價回到年線以下3使用左側交易慢慢布局4、買進持有聯發科的ETF0050005600692),分散風險,如此既不會被價格嚇退,也能更安心掌握長線獲利機會。

聯發科成立於1997年,是台灣第1家專注晶圓IC設計的公司,現在已經是全球第5IC設計廠股海老牛指出,聯發科沒有自己做晶片,而是專注在設計與解決方案,生產則交給台積電(2330)等代工夥伴,主力業務在行動通訊車用晶片及電源管理IC等次要營收來源,最近推出的車用晶片CX-1,更是成功整合聯發科的CPU與輝達的GPU,打入智慧座艙與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市場,同時積極布局WiFi 7衛星通訊AI PC等新技術,簡單說,聯發科的戰場早就不只是手機晶片,已經深入智慧家庭、AI電腦、雲端運算、電動車甚至元宇宙裝置的各個角落,聯發科不只是IC設計師,更像是未來科技的建築師。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聯發科最近推出的車用晶片CX-1,成功整合聯發科的CPU與輝達的GPU。(圖/輝達官網)

股海老牛說,2023年對聯發科來說可說是風雨交加,EPS2022年的74.59元掉到48.51元,市場信心一度動搖,但是2024年情勢大逆轉,第1EPS直接衝上19.85元,創下近7季新高,全年EPS回升至66.92元,重返成長軌道,毛利率也站回49%以上,不僅代表晶片市占穩定,也顯示產品組合與成本控管全面升級,賣得出去也賺得更多。」更令人期待的是,2025年還有AI Chromebook、車用CX-1Google TPU等新案挹注,營收結構將會更加穩定,這不只是止跌回升,更是進入全新成長循環的開始。」綜合來看,聯發科的EPS回升速度佳,獲利結構同步改善,還同時開拓營收新來源,具備強大的「賺錢真本事」。

這不是題材王,什麼才叫題材王?股海老牛認為,聯發科絕對不是什麼「躺平股」,正在默默點燃AI手機和AI電腦、ASIC定製晶片、車用晶片等3支火箭,準備衝刺未來5年的高軌道成長,整體來看,聯發科的成長曲線正從過去「靠手機吃飯」,逐步轉向「AIASIC、車用晶片」等三大動能並進的新架構,這不僅是業務的轉型,更是戰略層級的重塑。」當然,目前營收比重還沒完全轉換,新事業能不能成為主力?尚待時間驗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聯發科已經不再只是手機晶片廠,而是未來科技戰場上穩紮穩打的關鍵玩家。

股海老牛說,聯發科雖然不像金融股那樣每年穩穩配息,但是近10年配息紀錄非常大方,2021年賺70.5元,現金股利配發73元;2022年獲利稍跌,但還是配息76元;2023EPS掉到48.5元,仍然豪氣配出55元,幾乎是「賺多少就配多少」;2025年合計配發54元,配息率超過8成,代表公司對於未來獲利恢復高度信心,也願意把成果分享給股東,對長期投資人來說,是一種非常正向的訊號。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