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11

失智症不再無解? 新藥登台助早期患者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

發布時間:2025/7/16 16: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面對高齡化社會浪潮,失智症成為台灣重要公共衛生議題,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已超過35萬人,其中7成是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北醫附醫施俊明院長表示,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的治療成為醫界共同的挑戰。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北醫附醫導入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治療;目前首位病人已順利完成施打並進入追蹤階段,盼能為更多失智症病人帶來福音。

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    有助延緩神經退化

北醫附醫神經內科李薰華主任指出,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新核可的失智症治療藥物,專為早期病人設計,可藉由清除腦中累積的類澱粉蛋白斑塊,延緩神經退化進程,提升病人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過去病人若想接受此項療法,常需遠赴日本或其他國家,台灣於上月引進後,病人可於台灣完成治療,節省時間與金錢成本,而相較鄰近國家,台灣的治療更注重基因檢查的結果,提升藥物安全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適用所有失智症病人    須先專業評估診斷

李薰華主任解釋,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治療並非適用於所有失智症病人,需經過一系列完整的神經影像、基因檢測與正子攝影檢查,才能判斷是否適合施打。近期診間有多位病人詢問相關療程,部分病人因疾病已進展至中重度、或未檢出明顯類澱粉蛋白累積,無法符合施打標準;也有病人因基因檢測顯示有APOE4型別,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建議尋求其他治療方法。

失智症治療新篇章    早期介入是關鍵

為首位病人治療的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醫神經內科胡朝榮醫師指出,失智不等於失望,新世代的治療方法,讓醫療團隊得以在疾病初期介入,病人與家屬也能有更多選擇與希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失智症有哪些種類?與正常老化如何區別?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6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