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林楚茵 阿美 陳柏惟 莫莉【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728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發布時間:2025/7/28 08:59

民主政治就是「衝突」與「協商」的藝術,朝野政黨18個月的極端衝突已有民意判決,2位黨主席應帶領黨員重回協商。(鏡報董孟航)
民主政治就是「衝突」與「協商」的藝術,朝野政黨18個月的極端衝突已有民意判決,2位黨主席應帶領黨員重回協商。(鏡報董孟航)

圖文/鏡週刊

民主社會以「民意」為最高價值,立法院選出的立法委員代表民意,發起大罷免運動的社團也在表達民意,當兩股「民意」出現衝突時,就是一場全體人民民主素養的考驗。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人民數十年來交叉運用街頭運動與廟堂協商,展現出讓西方國家稱羨的「充滿活力的民主」(Vibrant Democracy),台灣能夠打造華人社會唯一的民主政體,值得自豪、絕非僥倖。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一次又一次「民意」衝突的歷程中,經濟成長的動能依舊強勁,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全世界的新興經濟體,甚至老牌工業強國,台灣寫下「拚民主」與「拚政治」雙軌並進的奇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本屆立法委員宣誓就職的2024年2月1日起算,到7月26日大罷免,這一波的民意衝突已經長達18個月,不斷衝突的事件固然極為複雜,但是總結來看,過去18個月立法院的決議無法執行,行政機構預算遭到不理性的砍刪,最新的事件就在大罷免投票前夕,7位被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即使專業與資歷優秀,依然全數遭到立法院否決。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機制遭到最根本的挑戰,三大機構都在空轉。

政府空轉18個月的傷害已經顯現,一個強烈的警訊是稅收大減,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的稅收比去年同期少了7,093億元,巨大的缺口主因是個人綜合所得稅延後繳納,但是令人擔憂的是,主要的稅收幾乎同步衰退:證交稅少了276億元、營業稅少66億元、貨物稅少88億元、土地增值稅少82億元,幾乎每一個稅收的項目都衰退。

朝野政黨拿著老百姓的稅金胡亂揮霍、亂砍亂發,誤以為「稅收超徵」是年年都有的禮物,其實除了台積電與少數的科技龍頭之外,傳統產業已經陸續進入寒冬,房地產價格更是搖搖欲墜了。18個月的朝野惡鬥,台灣最重要的議題諸如傳統產業衰退、住宅政策、健保改革、勞保破產,乃至能源轉型等全都原地踏步,毫無進展。

我們期望在726結果出爐之後,朝野各黨的政治領袖應該重回政治協商的軌道,針對過去立法院通過卻被擱置的議案、行政院預算遭到刪除而無法正常執行公務,以及憲法法院大法官任命這三個核心的問題,找到各方一定不滿意,但是能夠對人民交代的解方。解方看似複雜,卻有很清楚的起點:恢復運行多年的立法院政黨協商機制。

民主政治就是「衝突」與「協商」的藝術,朝野政黨18個月的極端衝突已經有了民意判決,政府空轉更付出昂貴的經濟代價,賴清德與朱立倫兩位黨主席應該帶領黨員重回協商的道路,台灣應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太多,要找到恢復協商的議案並不困難,就在領導者的一念之間而已。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鏡評/房市冷卻是個好現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