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葉元之 張斯綱【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729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25

68歲男直腸出血險裝人工肛門 靠「這手術」免造口、成功保肛

發布時間:2025/7/29 16:00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68歲的黎先生因直腸出血到住家附近醫院就診,診斷為早期直腸腺瘤樣病變,原先被建議接受傳統低位前切除術,可能需暫時或永久性人工肛門造口。後續透過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盧建璋醫師評估後,以「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僅從肛門開口進入,在顯微視野與精細器械輔助下完成完整腫瘤切除,不但手術時間短,且無腹部傷口,術後當日即可下床,3-5天內出院,保留肛門功能與生活自理能力,讓黎先生免受人工肛門之苦。

直腸「瘜肉」恐成惡性腫瘤 高風險群應多留意症狀

盧建璋主任指出,直腸腺瘤是長在直腸黏膜的良性腫瘤,也稱為瘜肉,若長期不處理有可能會變成惡性腫瘤(直腸癌),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其症狀會出現便秘、腹瀉、鮮紅色血便、糞便中有血、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高危險群包括:年齡超過50歲以上、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習慣、過度吸菸飲酒和家族中有大腸直腸癌或腺瘤病史者。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適用早期腸癌 降低人工肛門需求

盧建璋主任表示,TEM手術最適用於早期直腸腫瘤、良性病灶及經放射治療後縮小無遠端轉移的直腸癌個案。該技術結合高解析顯微影像與穩定氣腸環境,提供超過放大數倍的視野,能精確切除腫瘤、縫合創口,並降低術中出血與併發症。相較傳統經腹腔開刀方式,不僅術後疼痛減輕、恢復時間短,且大幅提升病人術後生活品質。TEM手術對於接受過放射治療的惡性直腸腫瘤病人同樣具有優勢,透過局部切除病灶,可在不進一步擴大手術範圍下進行根除性治療,有助於降低永久性人工肛門之需求,臨床研究成果亦已於國際外科期刊發表,顯示良好療效與低再發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現排便異常、血便等症狀 應及早就醫檢查

盧建璋主任強調,隨著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比例逐年增加,早期篩檢與治療方式的選擇愈顯重要。TEM手術提供了一種介於內視鏡與傳統外科手術之間的微創選項,讓特定病人能保留器官功能並提升生活品質。民眾若有出現排便異常、血便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處置,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現在治療大腸直腸腫瘤工具眾多,除了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之外,另有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也有第四代達文西機器手臂平台,可以根據病人情況作最好的治療。

【延伸閱讀】

腫瘤位置影響是否需要人工肛門 大腸直腸癌手術新選擇 提高術後恢復品質

大腸直腸癌轉移「標靶」增治癒奇蹟 縮小腫瘤升存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7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