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8/20 17:0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從小我們常被教導:「做人要謙虛、不要誇耀自己。」這句話的本意是提醒我們不要驕傲自滿,遺憾的是,這樣的教育語境無形中也讓孩子學會了另一種生存方式——隱藏自己、否定自己、縮小自己。
當孩子過度內化「謙虛」的訊息,就很容易在心裡悄悄對自己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展現、不分享,就不會和別人不一樣。」
.「沒比較,就不會受傷。我寧願平凡,也不要出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頭的人容易被看見,也容易被批評,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安全。」
這些話語逐漸變成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看似保護自己,實際上卻是一層層把自信包裹起來的外衣。
久而久之,自信的光芒就被掩蓋,孩子也開始用「我就這樣啊,沒什麼特別的」,來掩飾其實曾經閃閃發亮的自己。
更令人心疼的是——當一個人習慣否定自己的特質時,也容易忽略他人身上的光亮。因為他看不見自己好在哪裡,也就不容易真誠地欣賞別人的優點。慢慢地,他的語言變得更犀利、更尖銳,少了鼓勵與讚美,多了挑剔與比較。
當一個孩子的內在不自信,他對外的語言世界也會失去柔軟與溫度。你會發現,他不太會說「你好棒」、「謝謝你」、「我覺得你這樣很好」這些正向的話語,去和他人交流,因為他也從未這樣對自己說過。
這樣的循環,正在悄悄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與人際互動。
話語,是內在狀態的鏡子。如果我們希望孩子的話語能充滿自信與善意,那麼最根本的起點,就是幫助他重新看見自己的美好。
請問,我們真的想讓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嗎?是成為一個習慣低估自己、也無法欣賞他人、語言中缺乏力量與溫度的孩子?
還是,我們希望他成為那個勇敢說:「我很不錯,我也很欣賞你!」的孩子?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幫助孩子重新點亮內在的光芒?
請記得這句話:「自信,不是比較出來的,而是認識自己、喜歡自己、肯定自己。」
真正的自信,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能量。它不是來自於「我比別人好」,而是源自於「我知道我是誰,我願意喜歡這樣的我」。
這樣的自信不需要完美、不需要第一名,而是來自一份穩定的自我認同。
那麼,陪孩子建立這份穩定的自信,我們可以從哪裡開始呢?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兩個步驟開始:
第1步:陪孩子「看見自己美好的地方」
自信,不是喊喊口號就有,而是來自一次次對自己的溫柔發現。請陪著孩子一起去找出那些他做得不錯、值得欣賞的小亮點。
不一定要是多突出的成就,也不一定要是別人稱讚的特質,只要是自己內心真實喜歡的,就值得被看見。可以是:
✓他很會觀察細節,能發現別人忽略的小地方。
✓他喜歡動手做事,有創意、有耐心。
✓他是一位貼心的孩子,總能帶著溫柔的語氣、安撫爸媽煩亂的情緒。
✓他對動物特別有愛心,也對朋友充滿善意。
✓他雖然話不多,但說出口的話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有重點。
無論是能力、特質、氣質、興趣、風格、品味……,這些都是孩子們「與眾不同的美好」唷!
第2步:練習說出來,讓自信具象化
幫助孩子把內在的自我肯定,轉化成具體的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程。
請讓孩子試著大聲說出對自己的欣賞,可以對著鏡子說、對著爸媽說、對著親近的朋友說,甚至可以對著自己最愛的玩偶說。
這些話不需要華麗,只需要真誠:
「我覺得我的畫畫還不錯!」
「我覺得我整理東西的速度很快!」
「我覺得我對同學很好,常常主動幫忙!」
「我覺得我很努力學習,也願意改進自己!」
這些句子就是一顆顆自信的種子,種在孩子的語言裡,也慢慢種進他們的心裡。剛開始說出來的時候,可能會有點彆扭、不自在,甚至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沒關係,這是自然的反應。請記得:語言是有力量的,當我們願意開口,自信才有機會被「說出來、長出來」。
而當孩子們愈來愈能說出自己的亮點,他的眼神會開始發光,他說話時的語氣,也會多了一份篤定與溫度。
這就是語言的顯化力量——當我們願意讚美自己,就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更溫柔、更堅定的內在世界了。
本文來源:《讓孩子說出自信力》,幸福文化
【延伸閱讀】
等成績公布比考不及格更緊張 專家呼籲師長應提供孩子正向多元思考
孩子沉迷短影音罵了也沒用?醫:2點判斷是否已「成癮」 籲親子攜手面對
川普想調停!普丁想在自家談判 俄烏和平充滿變數
目標價上修123元!「這檔」AI伺服器推動營收飆103% 出貨量有望翻倍
趕著去KTV唱歌!通緝犯在逃2700天闖紅燈遭查 瞎報資料掰「有整形」被警識破
催823罷免不同意、公投票 朱立倫提醒「公投通過門檻有500萬票」
新北市「這3區」交通事故最多 侯友宜重申強化執法:行人違規取締年增8成
想點蠟燭掩露營車「大蒜味」 點火瞬間爆炸!生日變忌日
鄉民監察院/郭信良、鍾嘉村僅200萬交保 名嘴分析:「先敲打」陳亭妃若執意參選將有後續
黃國昌廢串證羈押又賴給清德?吳崢曝當年提案背景:民眾黨回答一問題就好
《鬼滅之刃》海報免費贈!新北女私訊索取慘了 13萬元遭詐騙全沒了
程予希出道15年脫了!拍內衣廣告 「懂得傾聽內心」
災後復原特別預算案將送立院 賴清德盼儘速通過:讓資源落實地方
陳聖文蘭嶼送水秀翻車 藍青年酸:殯葬業小開不必替自己政治路送葬吧?
美擬拿補助換入股台積電!含「積」ETF全倒...0050臉綠炸量22萬張 這2檔齊挫4%
遠端監看仍救不回!新竹單親母攜5歲幼女鬱悶倒床雙亡 友人嘆:她壓力很大
徐國勇稱放棄年薪800萬不重要!曝徵召過程:過去與賴、卓共事非常愉悅
鄧愷威自評單局2觸身「很不滿意」 教頭稱讚有進步但下次先發未明
拚台灣無人機產能!「機電大廠」新品亮相...股價低開高走 鎖定美國市場
騎車自撞路樹「滑入車道」 花蓮28歲男慘遭曳引車輾過當場死亡
安全帽沒扣好遭盤查!新北男棄車逃逸被壓制 車內竟搜出安非他命
不喊甲你攬牢牢了!李四川首鬆口願承擔新北 蔣萬安被問放手只剩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