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12~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台派嗆左膠 民進黨價值路線的左右為難

發布時間:2025/8/11 07:00

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

從一場政論節目中的粉底液之亂,演變成激烈黨內互打,幾周前才歷經大罷免失利的民進黨,還沒走到823就已自亂陣腳。明明有諸多管道可以握手言和、有層峰可以下令止戰、避免轉移下場大罷免焦點,卻偏偏上場要打給大家看?

政論節目中的粉底液之亂,演變成激烈黨內互打。(圖/翻攝畫面)

先來看看到底誰對誰錯。
身為黨內不分區立委、身兼政策會執行長、政論節目第一擔當,王義川在綠營電視台節目中拿台中市長盧秀燕的2400元專櫃粉底液大做文章,質疑她風雨中勘災,妝怎麼都不會花。原是想精準打擊這位國民黨未來最有前途的女市長、最有希望的新黨魁,不顧災民辛苦還全妝下凡、高高在上形象,卻意外歪樓,發酵成厭女議題。
沒想到開致命一槍的是黨內自己人,性別平等事務部社群發文「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嚴厲譴責厭女變成政治攻防工具,「我們不要厭女的台派」等論點。隨即,黨的發言人出面反駁,「絕不支持性平部這種毫無高度跟專業的切割」。前線的戰力果真比較堅強,性平部被力挺王義川的網友嗆爆,要主任李晏榕「滾啦」、「裝什麼聖人」、「標榜進步跟性平就能用斷章取義的謠言霸凌別人」等負面批評,性平部的臉書評價慘剩1顆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性平部錯了嗎?其實他們只是做了民進黨從在野到執政,一路走來都做的事而已。

「盧秀燕的妝容」意外引起民進黨的黨內互打。(圖/盧秀燕臉書)
台中市長盧秀燕的2400元專櫃粉底引起話題。(圖/盧秀燕臉書)

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曾用「肥滋滋的母豬」形容陳菊、諷刺蔡英文前總統是「衰尾查某」;韓國瑜也說過蔡英文「白白胖胖」、在造勢場合戲謔談「美白小腿」;柯文哲歧視女性言論更多不勝數,如「台灣女性不化妝上街嚇人」、「直播點閱破千就讓學姊黃瀞瑩陪吃飯」等。最近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黨團協商時,因民進黨團幹部不在場,隨口說出一句「通知一龍二鳳趕快來現場吧」,民進黨團一聽到「一龍二鳳」四字,立即公開譴責國會議長公然物化女性,應立刻道歉,第一時間梗圖、黨團、側翼齊發,猛攻厭女、歧視女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凸顯傳統威權的國民黨充滿沙文主義遺毒,「拒投殺豬國民黨」在過往輿論戰場和選舉上,都是民進黨無往不利的得分題,甚至在國會議場爆發推擠的政黨衝突中,若有肢體接觸的疑似性騷爭議,也常被綠營視為撿到槍的操作議題。綠營執政以來對於占比最高的民代數量、女性閣員比例引以為傲,攸關女性權益的捍衛,始終都被視為是符合民進黨價值路線的主軸。

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曾用「肥滋滋的母豬」形容陳菊、諷刺蔡英文前總統是「衰尾查某」。(圖/蔡英文臉書)

這回的調侃盧秀燕的粉底液事件,假設主角不是同黨同志而是任何藍營或白營人士,依照民進黨厭女雷達和政治攻防SOP,性平部若只發文譴責,恐怕還會被認為攻守失職。如今,曾經的進步價值,為何成了絆腳石?曾經勇敢女權捍衛者,為何被黨內自詡為「台派」的一群,視為冥頑不靈的「左膠」?哪一種價值才是真正的民進黨價值?這或許就是在面臨美國川普政府時,民進黨政府最難以招架的左右為難問題。

近來老牌美國休閒服飾American Eagle的一則廣告,找來新一代性感女神Sydney Sweeney入鏡,台詞很簡短,主要就是「Sydney Sweeney Has Great jeans」一句話,卻引來左派衛道人士抗議,因為廣告中的「jeans」念起來跟「genes」基因發音相同,台詞中「Sydney Sweeney有很棒的牛仔褲」,是刻意暗示「Sydney Sweeney有很棒的『基因』」,這裡的基因被左派人士認為指的是她金髮碧眼、身材豐滿的白人女子基因,帶有白人至上的種族優越感。廣告明顯不符合民主黨與左派人士所提倡的多元種族與平等性別,加上Sweeney本人是註冊登記的共和黨支持者,讓總統川普也注意到這則廣告,在社群媒體發文大讚「她拍了一隻最性感的廣告」。此文一出,讓American Eagle股價瞬間飆漲至25年來最大漲幅。

American Eagle的一則廣告,找來新一代性感女神Sydney Sweeney入鏡。(圖/Sydney Sweeney X)
American Eagle的一則廣告,找來新一代性感女神Sydney Sweeney入鏡。(圖/Sydney Sweeney X)

當賴政府因關稅談判跌跤時,川普政府的前國務院資深幕僚惠頓(Christian Whiton)發表了「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一文,當中提及最近在貿易上的失利以及被取消過境美國的原因,都來自台灣過去太過親近左派智庫,現在卻沒有能力去連結和理解美國政府的「新右派」(New Right in America)。儘管文章內容被質疑別有企圖,與台灣對美外交實況也有所誤解,但外媒的犀利評論,怎能不讓賴政府警惕心驚。

然而,性平部偏偏在這個不對的時機點,使盡全力的展現多元左派價值觀,只好讓更位階更高一層的發言系統來讓形象強制右轉,「打自己的小孩」給美國看,試圖更趨近於川普塑造的另一種價值觀。只是不知道川普能否感受到民進黨的用心良苦?就怕這場台派槓左膠,不是從制高點擬定的路線價值策略性模糊,而是真實失控暴走性內鬥,檯面化的互嗆,更容易被惡意解讀為黨內擁有權力高位的「老綠男」們,打壓弱小部門的女性主管,如此一來,這場粉底液之亂恐將成為民進黨賠了價值又折兵的崩壞起點。

六月底剛結束的民主黨的紐約市長初選,一個印度裔的政治新人、年進33歲的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跌破眼鏡地擊敗了2021年因性騷擾醜聞而請辭的老將,前紐約州長科莫(Andrew Cuomo)。紐約是民主黨票倉,使得曼達尼有很高機率將成為下屆新的紐約市長。曼達尼成為美國公民才第七年,具有穆斯林身分,極左派旗幟鮮明,公開表達支持巴勒斯坦、反以色列立場,支持多元族裔、力挺LGBTQ+權益,言下之意就是和川普路線站在徹底對立面。美媒形容這是年輕左派新勢力的重要突破,而曼達尼勝出的關鍵,是他獲得了超過六成以上18至34歲的Y世代和Z世代的年輕選民支持。

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2年發布的民調中發現,Z世代(出生於1997至2012年)是所有世代中對LGBTQ權益與氣候變遷議題最有共鳴的一群,有70%的Z世代支持美國全民健保,也是所有世代中最支持種族正義、社會主義政策的年輕世代。比起前一個Y世代(1981至1996年出生)、今年29 至44 歲的人,Z世代更傾向「自由派」與「進步價值」。另份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調查,在分析2022年青年投票人口後也發現,Z世代的年輕投票人口中有63%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為35%,投票主題關注在墮胎權、氣候變遷、學生貸款、公平經濟等。此外,Z世代的志工們,尤其積極參與有關住房正義、反驅逐移民、警察預算改革等街頭運動,且年輕人投票率有逐年增加趨勢。

縱然美國社會結構與政治環境與台灣有所差異,總而論之,最年輕的Z世代,絕對是決定接下來每場選舉勝負的關鍵族群。符合川普的價值路線,在外交事務上對台灣來說,目前是不得不套用的勝利方程式,台灣面臨中國和美國的夾攻,考驗執政者智慧和手腕,路線的搖擺確實必須跟隨現實妥協。川普價值能佔據主流多久沒人知道,民進黨最終還是必須回到選票最大化來思考,無論什麼是該堅守的中心價值,一旦扭曲過頭,就很難回頭。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