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黃仁勳最愛!全球150家廠商爭奪機器人市場 「10檔台廠關鍵模組」被點名...法人喊快抓住

發布時間:2025/8/18 13:05

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AI旋風延燒至機器人領域,本月20日至23日登場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人形機器人再度成為全場焦點。法人直言,全球已有超過150家企業投入此領域,中、美、日三國廠商合計市占逾六成,其中中國近五年廠商數量更倍增,顯示產業競爭正進入白熱化。

本月20日至23日登場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人形機器人再度成為全場焦點(圖/unsplash)

國際科技巨頭同樣搶進市場。特斯拉預告今年底將推出第三版Optimus原型機,並喊出5年內年產百萬台;蘋果則傳最快2027年推出桌上型機器人,並與卡內基美隆合作新專案;亞馬遜、輝達、Meta、三星、LG等亦陸續加碼布局。業界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將繼電動車之後,成為下一個爆發級產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這波浪潮,台灣廠商則聚焦在關鍵模組與零組件。人形機器人行動仰賴14至30組「關節模組」,光成本就占比15%至50%,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台廠如台灣精銳、宇隆、盟英、利茗積極攻減速機,上銀、全球傳動搶攻螺桿傳動,東元、直得深耕關節模組,華晶科、所羅門則切入感測與視覺模組,布局完整。

另外隨著AI軟硬體結合,台廠將在馬達、控制器、感測元件等領域掌握優勢。雖然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坦言,短期內人形機器人仍難成為產業主角,最快應用場景可能先落在醫療領域,但業內普遍認為,當成本逐步下降、智慧化提升後,台廠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只會越來越重要。人形機器人距離全面商用仍需時間,但市場氣氛已提前升溫,台廠正扮演不可或缺的推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