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Rina 楊皓如【好厝抵家】精華版20250815

童子瑋談「牛奶寮」:歷史記憶與城市更新同行

發布時間:2025/8/19 09:51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年輕朋友可能對「牛奶寮」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在老一輩基隆人的記憶裡,這裡承載著滿滿的生活故事。

童子瑋談「牛奶寮」:歷史記憶與城市更新同行
童子瑋談「牛奶寮」:歷史記憶與城市更新同行。(圖/童子瑋辦公室)

追溯到日本時代,牛奶寮原本是畜牧所,養了四、五十頭牛,專門供應牛奶。牧場最初位於西定路,後來才遷到現址,戰後則由台北畜產公司接管。如今大家熟悉的環保局一帶,就是當年的牧場範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童子瑋而言,牛奶寮更有著濃厚的家族記憶。長輩早年自萬里移居至此,叔叔也曾住在這裡,他小時候常來串門子。最難忘的是姑婆每天早上坐在門口聊天的畫面,當地的理髮廳、雜貨店則是居民日常交流的核心,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牛奶寮和附近的「豬灶」地區,可說是基隆最早期開發的社區之一。不過,隨著時代發展,這一帶的道路設計以車輛為主,人行空間相對不足。例如南榮路的人行道狹窄,行人經常與大車爭道,隱藏許多安全疑慮。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改善生活環境,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童子瑋強調,自從擔任議員以來,他便和里長不斷爭取相關改善,最終獲得近三千七百萬元經費,推動從自愛三路口至八堵隧道、全長近兩公里的人行環境改善工程。規劃內容包含人行道、排水、照明以及電桿地下化等更新設施,目標就是讓道路更安全、更舒適。

童子瑋表示,牛奶寮與豬灶象徵基隆的發展軌跡,而南榮路的改善工程,則是當代基隆人為城市留下的記憶。他承諾,未來會持續爭取更多資源,讓基隆每個社區不只承載歷史,更能擁有「安心回家的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