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潘孟安論文相似度54% 知情人士:辨別有無抄襲「看這點」

發布時間:2023/8/1 12:45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1)日指控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競選總幹事潘孟安,其論文涉嫌抄襲,因為相似度比例高達54%。到底一篇論文的相似度高,是否就涉嫌抄襲?熟悉比對系統人士指出,還要看一個關鍵點,相似數值高低並非絕對。

潘孟安論文相似度54%,知情人士分析,要辨別有無抄襲,要看關鍵點。(圖/潘孟安臉書)

政治人物與民代的論文,經常被拿出來比對,引發許多政治爭議。根據熟悉論文比對系統人士指出,論文相似度比對,與有沒有抄襲,有時是另一回事,論文不是這樣比對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知情人士說,Turnitin系統比對論文所得出的結果,只會有「相似度比例」和「相似文章連結」,但系統不會自動判定是否為抄襲。一篇論文必須經過三名口試委員的簽名認可才能通過,以往在上傳與公開論文之前,得將全文檔案輸入Turnitin系統比對,但每一所研究所和老師的要求各自不同,多數認可相似度只要低於20%至23%就可過關。

但問題也來了,比對後,相似度數值高的論文,是否一定是抄襲?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有篇論文於2020年上傳第一時間就公開,當初 Turnitin 比對相似度只有5%,原創性高達95%。但經過3年,該論文被後面研究的人當作研究基礎,該論文被引用13次,點閱1004次,下載180次,現在的3年後,若有人再拿同一篇論文去比對,這篇論文的相似度可能超過50%,但那是後來的人引用前面的論文內容。

知情人士提醒,近來論文屢屢被拿來當作政治攻防,論文比對的相似度,不見得百分百代表抄襲,大家可能要先搞清楚比對系統的運作邏輯,才不會出烏龍。

根據政治大學圖書館說明,Turnitin是相似度檢核的工具,並非代表抄襲程度的絕對指標。若相似數值「低」,也不見得「不是抄襲」,例如Turnitin尚未收錄,或是把外國語文的論文翻譯成中文發表,或是抄襲「只有紙本發行」的論文,都可以讓Turnitin比對數值顯示偏低。相反的,Turnitin相似度高,也不見得抄襲,例如加註來源的參考文獻篇幅高,或是參考自己過去的文章或成果,以及使用不具抄襲意義的用詞,例如專有名詞、機構名稱等,都可能讓相似數值偏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