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淘寶買棉花棒被罰錢?食藥署揭密:觸法最重恐罰200萬!規則一次看

發布時間:2025/8/23 11:51

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

台南日前傳出一名民眾因在淘寶買棉花棒遭檢方裁罰,引發熱議。食藥署今(23)日澄清,棉花棒其實分兩種:一般日常清潔用的棉花棒,不屬於醫療器材;但若用於塗藥、處理傷口分泌物的「醫用棉棒」,則屬於醫材,只要是醫療器材,就須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的規定,不要隨意從網路購買來源不明的醫療器材,以免誤觸法規。

食藥署指出,醫用棉花棒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若是「專供個人自用」且半年內數量不超過200支,可以用便捷通關方式帶進來,不需要額外申請。不過,每半年僅限一次。若進口超過200支,就必須依規準備資料、繳納規費,提出專案申請,且數量不得超過6個月用量。至於一般清潔用棉花棒,不能標榜任何醫療效能,否則可依《醫療器材管理法》第65條開罰,最高2500萬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根據規定,網路上能販售的醫療器材品項有限,販售者必須是合格藥局或醫材商,且產品需持有國內許可證,網頁上也必須清楚刊載品名與許可證字號。若是未經核准就意圖販賣、供應、甚至擅自製造或輸入醫療器材,依《醫療器材管理法》第62條,最重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科或併科最高1000萬元罰金。另外,若只是單純未經核准製造或輸入,依第68條規定,會被處以6萬元到200萬元罰鍰。食藥署已加強巡查,如果發現有人違規販售醫材,將依法處理

至於引發討論的台南案件,檢方說明,該女子2年前在淘寶購買棉花棒,因傳喚不到庭才依法拘提,並非單純「買棉花棒就被抓」。至於10萬元罰金,則是她同意繳納的緩起訴處分金,程序並無不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