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Rina 立信雙星【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822

在野持續保持國會多數應謙虛 李彥秀分析核三公投不通過「二原因」

發布時間:2025/8/23 18:09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大罷免第二波7席藍委罷免案及核三重啟公投在今(23)日投票並於下午4時截止,由於全台各選區的投票率明顯偏低,且開票後罷免投票目前都是不同意票明顯高於同意票情況,將上演罷免與公投全部不通過結果。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國民黨保住國會第一大黨,在野陣營保持立院穩定多數,更要謙卑面對最新民意;她也分析公投超過400萬同意票數倍於100多萬不同意票,最終未通過門檻的原因。

在野持續保持國會多數應謙虛 李彥秀分析核三公投不通過「二原因」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圖/資料照)

李彥秀說,823是國民黨七位立法委員「罷免案」以及「核三延役」公投的投票日,結果已大致底定,七位立委罷免案「全數不通過」,加上726的24比0,民進黨在背後發動的大罷免,最後遭到人民用選票「完封」;而在「核三延役」公投部分,雖然「同意」核三延役票數倍數於「不同意」,但是最後因為未能達到「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門檻而終告失敗。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彥秀表示,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不論是執政者或是在野黨都應該對最新民意謙卑與傾聽。
31比0的罷免結果,代表台灣人民希望一個強力監督的在野力量,防止執政黨濫權,為人民看緊荷包、守護民主。過去一年多,正是台灣發展轉型的關鍵時刻,國際上,面對地緣政治日益嚴峻、川普政府高關稅政策以及後續「232條款」調查報告對晶片及ICT產業的巨大衝擊,民進黨顯然輕忽了台灣產業與人民的需求,而將精神都用在政治鬥爭與大罷免,心心念念地都還是「權力」,希望「大罷免大成功」企圖翻轉國會,鞏固權力達到完全執政的目的。

李彥秀說,民進黨過去「百花爭鳴」民主進步價值不復存在,「非我派系,其心必誅」,意見不同者都是雜質,都是背骨。既使726罷免失敗,仍在第一時間切割,將罷免失敗的主因歸咎於「普發現金10000元」,結果823人民再次用選票告訴民進黨劃錯重點;不到三成的施政滿意度,僅有35%民眾對未來執政有信心,才是民意最直接的裁判。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彥秀指出,「大罷免大失敗」並不代表結束,如果執政的民進黨不能記取教訓,痛定思痛,2026與2028恐怕不會有「鐘擺效應」,而是「骨牌效應」與「政治海嘯」的開始。國民黨保住國會第一大黨的位置,在野陣營保持立院穩定的多數,更要謙卑面對最新民意,「大罷免大失敗」是民意對在野陣營更多的期許與期待,提出更多福國利民的政策,導正更多執政的荒誕與缺失,才能取得民眾的信任,將台灣的未來交給國民黨,交給在野陣營。

李彥秀說,公投結果,雖然「同意」核三延役票數倍數於「不同意」,400萬的同意票,最終卻因同意票數未能達到罷免門檻而失敗。這當然與公投制度設計有直接關係,公投與選舉脫勾,不僅增加選務與經費負擔,更失去直接民主的意義;綠營側翼在網路與地方放耳語「既使通過核三也不會重啟」,也在最後階段影響民眾的投票意願。

李彥秀說,「核三延役公投」從來就不單純的延役公投,而是對於台灣錯誤能源政策的反思。民調顯示,65%民意支持核三延役,公投結果「贊成票」倍數於「不同意」就是民意對於台灣能源政策最直接的表達,最深刻的擔憂。台灣要發展AI產業,台灣要建立亞太算力中心,台灣要提供民生充足電力需求,台灣要強化非常時期的能源韌性,絕對不能將「核電」排除在能源政策之外。


核電是穩定的基載電力,以核養綠是穩健的發展策略,執政黨只敢保證2032不缺電,請問,有哪一個跨國公司、哪一個國際企業敢將投資放在只能保證六年不缺電的地方?民進黨作為執政黨,當然要為能源政策負起完全的義務,賴清德作為總統,當然要為穩定的能源供應負起完全的責任。

李彥秀表示,從國際、兩岸、經濟、產業、內政到能源政策,執政黨要換的恐怕不僅僅是有爭議的閣員,而是被意識形態綁架的大腦,被權力慾望綁架的作為;最新民意對執政黨的警告,對在野陣營的期待,是所有政治人物都應該謙卑傾聽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