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王淺秋 謝寒冰 葉元之 徐弘庭【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903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焦慮又失眠…你有「開學症候群」嗎? 部桃醫曝調適祕方:師生都受用

發布時間:2025/9/3 13:36

記者王稚婷/綜合報導

「開學症候群」是一種不論教師或學生都可能面臨的狀況,出現焦躁不安、脾氣暴躁、頭痛、胸悶或失眠等身心反應。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指出,「開學症候群」並非正式精神科診斷,但長假結束確實會反映師生的身心壓力。

「開學症候群」讓許多師長與學生陷產生負面身心反應(示意圖/VCG)
「開學症候群」讓許多師長與學生陷產生負面身心反應(示意圖/VCG)

蘇柏文指出,臨床經常遇到教師的求助。然而,教師應先釐清自己抗拒開學的原因,是來自繁重工作量、學生多變狀況或是家長交流壓力,必須先學習自我照顧,才有力氣去面對新學期的挑戰。若能與同事互相扶持、分享壓力,也能稍微減緩壓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柏文提醒,小學階段孩童面對壓力能力還不成熟,若持續出現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狀況,建議維持作息規律與均衡飲食,家長與孩子也可以共同討論學期新目標,或透過準備新學期的文具、上學用品等,甚至設計簡單的歡迎儀式,都有機會幫助孩子轉注意力,降低不安感。

而青春期的孩子較有想法,家長強硬的要求容易造成反彈。蘇柏文建議,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對話,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擔憂,並保持開放心態理解孩子的觀點。這樣的互動不但能幫助培養自律習慣與心理成熟,也可以減少衝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開學症候群」要怎麼克服呢?蘇博文強調,無論家長、學生或教師都可能有面對開學的不安,不需要想著尋求捷徑,可以先試著循序漸進地調整生活步調,最重要的是接納、擁抱自己的情緒,適度表達並積極尋求支持,都能有效幫助大家更穩定地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