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9/4 14:13
記者柯澔侖/綜合報導
台灣交通安全問題長年備受關注,不僅困擾本地居民,也讓來台的旅客感到憂心。數據顯示,光是2022年,全台交通事故就高達37萬5000多件,造成超過3000人喪命,另有38萬人受傷。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近期以專題報導指出,台灣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遠超過美國「911恐攻」的罹難總人數,提醒外國遊客來台前應「三思而後行」。
《bne IntelliNews》報導指出,台灣機車密度居全球之冠,特別是100至150CC騎士最危險,2022年就有近2000人因機車車禍喪命,行人死亡數約400人。平均每天8人死於車禍,其中至少1人是行人。2024年情況更嚴峻,全年事故接近40萬件,行人死亡超過360人,前9個月就奪走2000多條人命,受傷者達38.6萬人。CNN早在數年前就曾以「行人的地獄」形容台灣街頭,掀起社會討論,但改善有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報導也引用《中央社》統計,直指台灣道路設計長期忽視行人權益。寬度超過12公尺的道路,近半缺乏完整人行道,或僅以綠漆簡易劃設;就算有人行道,也常被違停車輛或攤販占用,警方多半視而不見,使民眾逐漸麻木,路權觀念薄弱。同時,台灣駕駛人缺乏交通規則意識,闖紅燈、不打方向燈臨時變換車道、不禮讓行人,早已成為日常景象,讓行人過馬路宛如賭命。台中曾發生母子遭公車左轉撞死,隔年台南又有3歲女童被撞殞命,雖然每起悲劇都引發輿論,卻往往數日後就逐漸淡化。
報導進一步指出,全台機車數量高達1460萬輛,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機車事故死亡率始終居高不下。蘇花公路等高風險路段更因地勢險峻與大型車超速,事故頻傳。雖然政府近年推出行人保護新制、增設監視器與加重罰款,但金額普遍偏低,民眾戲稱「罰單當停車費」。直到2025年5月,校門口發生4死11傷重大車禍,高齡駕駛議題才被重視,政府才宣布提前檢驗高齡駕照、強化駕照測試等改革,並計畫2026年起實施。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bne IntelliNews》最後指出,台灣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遠超溺水、火災與工安事故總和的6倍,顯示問題根源在於基礎建設老舊、機車文化盛行、以及執法力道不足。報導直言:「除非這種情況有所改變,否則在台灣上街依然是任何現代民主國家都不應容忍的冒險行為。」該媒體更呼籲,外國旅客在規劃來台體驗各種美好事物前,務必仔細考慮台灣的交通安全風險,「三思而後行」。
日系外資高喊買進!大調「這軸承大廠」目標價至1666元 股價噴漲停
曝民眾「捐百萬盼輝達留台北」 游淑慧質疑「財團只想謀取天下利」
聯合再生採雙軸領導!張為策、姜暭先接掌執行長、事業總經理 外資今砸692萬買超千張
陳漢典因「扁平足」免役 坦言:腳有時候滿痛的
陳漢典登記結婚後現身!甜蜜告白Lulu 她是我每天起床的動力
台美晶片55分太蠻橫!台積電拒陪川普打球「底氣」在哪?林濁水:關稅立場鬆動
軍費又破紀錄!史上最高國防預算不夠看!國防部再編1.3兆不對稱作戰特別預算
鄉民監察院/鄭麗文曾與蘇貞昌對罵「不要臉」 鍾沛君:國民黨需要敢跟民進黨對著幹的主席
科技三巨頭聯手撐腰!「廣達金孫」拔漲停領軍機器人起飛 東元變臉翻黑挫半根
快訊/涉偽造病歷閃兵! 廖允杰35萬、陳柏霖50萬交保
誤將親戚當獵物開槍射殺!肉販攜3男跨州棄屍 遭警方逮捕起訴
黃子佼「不懂法律但懂被害人」!離婚孟耿如求輕判:還需付撫養費
太魯閣宣布全區封閉!王婉諭嘆:又走回「先禁國家」老路
有人想搞事?「這檔記憶體」才剛漲停就爆16萬殺量…網哀:準備引發停損潮 反觀「它」帶量突破200大關
快訊/認花錢偽造病歷閃兵! 修杰楷、書偉各50萬交保
日本首位女首相誕生!郭國文賀高市早苗:邁入自維聯立新時代
快訊/明4縣市達停班停課標準!北北桃宜雨彈炸整週
川普評估習近平2027不會攻台!賴清德給APEC代表林信義「3大重要主張」
高市早苗將任日本首位女首相!綠委揭台灣機會與挑戰:執政風格會與過去不同
集體失憶?4藝人坦承偽造病歷閃兵 皆推稱友人介紹但「忘了是誰」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