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Rina【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808

交長昔稱「行人地獄」見仁見智、德媒再點名「交通死傷超過911恐攻」 民團提出解方

發布時間:2025/9/5 11:16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台灣交通問題引發國際關注,數年前才有外媒點名台灣是「行人地獄」,才讓全民意識到台灣交通存在多年的系統性問題,根據交通部統計,近年每年都有約3千人死於交通事故。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表態認為「行人地獄」的形容詞是見仁見智,但確實還有改善空間;如今再遭到德國媒體形容「每年死傷人數超過911恐攻」,呼籲民眾審慎規畫旅遊行程。

台灣交通問題引發國際關注,數年前才有外媒點名台灣是「行人地獄」,如今再有外媒稱台灣交通每年死亡人數超過911恐攻,圖為今年5月民團遊行到交通部抗議。(圖/記者盧逸峰攝)

長期關心台灣交通議題的民間團體「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指出,台灣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機車佔約五至六成,汽車佔二至三成,兩者合計高達七至八成。反觀行人死亡比例,長年維持在一成以下。這意味著,若要有效降低整體交通死亡率,政策焦點理應放在機動化交通的安全性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會認為,台灣內部政策焦點,可能落入一個結構性的誤區,也就是過度聚焦行人安全,忽略機動化交通才是死亡主因。行人死亡比例偏低,政府近年卻投入大量資源於「行人安全改善計畫」,如人行道整建、路口退縮、標線優化等;這些措施雖具象徵意義與政治可見性,但對整體死亡率的改善效果有限。我們花了九成的力氣在處理一成的問題,自然難以見到成效。

協會更指出,外媒與本地媒體常以「行人地獄」作為報導主軸,強調人行道被機車、攤販占用的困境。這種敘事雖能引起情感共鳴,但也可能誤導政策方向,使真正造成大量死傷的機車與汽車問題被邊緣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會提醒,要對症下藥,台灣必須回歸交通工程的基本功,針對機動化交通進行系統性改善。例如改善坡度、高程變化影響車速與視距;改善車道寬度、路側空間影響安全緩衝;改善速度曲線管理,路口銜接設計等,也要強化駕駛教育。

協會強調,這些項目雖不符合當前國際政治潮流,如「去汽車化」、「人本城市」等熱門口號,但卻是真正對上台灣問題的技術性解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