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Rina【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808

台灣道安死傷改善遇上瓶頸?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過度依賴測速照相陷入「技術性懶惰」

發布時間:2025/9/5 15:39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德國媒體近日報導台灣交通事故,直指2022年台灣因車禍死亡人數超過3000人,甚至高於美國911恐攻死傷數,並呼籲外國旅客「赴台前要三思」,報導指出,2022年台灣共發生37萬5000多起交通事故,奪走超過3000條人命,形容情況「駭人聽聞」。

民間團體「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提醒,台灣交通安全政策出現偏誤「過度依賴測速照相」,各地大量架設固定與移動式測速設備,成為執法主力。(圖/警方提供)

民間團體「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提醒,若要有效降低整體交通死亡率,政策焦點理應放在機動化交通的安全性上;同時,交通管理機制也出現「技術性懶惰」的問題,因此改善效果自然有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會指出,台灣交通安全政策出現偏誤「過度依賴測速照相」,各地大量架設固定與移動式測速設備,成為執法主力;然而,真正能改善交通安全的工程措施,例如路口視距改善、車道幾何調整、路側安全設施建置卻相對稀少,這種「技術性懶惰」導致交通環境本身的風險未被根本處理,只靠罰則與監控來壓制行為,效果自然有限。

協會直言,台灣過度聚焦行人安全,忽略機動化交通才是死亡主因。行人死亡比例偏低,政府近年卻投入大量資源於「行人安全改善計畫」,如人行道整建、路口退縮、標線優化等;這些措施雖具象徵意義與政治可見性,但對整體死亡率的改善效果有限,協會直指「我們花了九成的力氣在處理一成的問題,自然難以見到成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