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新青安鬆綁真相1/打開政策水龍頭竟是杯水車薪? 房市3難題仍待解

發布時間:2025/9/12 07:06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觀察,許多買家簽約後才發現貸款不足,反悔解約案例近期增3成以上。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觀察,許多買家簽約後才發現貸款不足,反悔解約案例近期增3成以上。

圖文/鏡週刊

近日政府頻頻鬆綁房市政策,行政院打開水龍頭疏通新青安搶貸,而央行也開放人道走廊,對於「先買後賣」的換屋族,出售舊屋的切結期限從原本1年放寬至18個月。看似政策鬆綁,其實亂象仍未解,「銀行拒貸早已是致命的一擊,年輕首購族不斷被政策擺佈與綁架,苦不堪言。」專家直指,限貸令造成的市場扭曲,若只是開水龍頭加大水量,而不從水庫源頭鬆綁,恐怕只是杯水車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策鬆綁房市真的得救了?實際情況有點尷尬。」房市專家何世昌透露,團隊向5家代銷詢問假日市況,建案遍及北中南,「新青安放寬的假日市況,可說是毫無反應,持續低迷,不少案場積極call客,但多數消費者並無意願出門看房子。」他說,連去接待中心看看房子都不肯,更遑論買房了。

「雖然釋出額度,但也只是杯水車薪,陸續交屋的資金需求逐漸增加,市場交易量萎縮,後續問題會越來越大。」中信房屋西門加盟店店長黃崇豪說,他的店頭位於西門町精華地段,買方都有一定的實力,甚至全現金購買,但他也憂心,「偏遠地區恐怕進入長空緩跌局面,尤其是近2年買預售屋的買方,若地段條件不佳,隨著交屋時間越近,他們擔心貸不到錢,壓力更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1、新青安效期不到1年,助益有限

何世昌認為,新青安利息補貼到2026/7/31為止,距今效期不到1年,鬆綁的助益有限。根據公股行庫預估,此次放寬會多出約1,300億元的放款量,再看財政部先前公布的資料顯示,自2023年8月起上路至今年7月,2年來的核貸金額9,994億元,撥貸戶數12萬9,464戶,平均每戶核貸金額約772萬元,平均每個月約5,394戶。

何世昌計算,若用平均核貸金額772萬元、平均每月撥貸5,394戶來看,多出1,300億的放款量,只夠16,840戶、約3個月的申辦量,「房市走弱,我們就抓每月申貸量降至4,000戶好了,那麼1,300億也只夠應付4個多月的申辦量。」再加上新青安剩不到1年,除非是即將完工交屋的預售屋才能申辦,否則絕大部份的預售案無法受惠。

2、銀行鑑價保守

事實上,中古屋市場也是重災區,因銀行對中古屋的鑑價更加謹慎,尤其對老宅、地段較差的物件,受到限貸令箝制,必須嚴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銀行會壓低核貸成數,「許多買家簽約後才發現貸款不足,反悔解約案例近期增加3成以上。」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在第一線觀察,大批「等貸大隊」望穿秋水,不僅造成交易糾紛,更讓市場信心下滑,買方觀望氣氛濃厚。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以來房地產消費糾紛,以「交屋遲延」、「終止買賣契約」占大宗,超越往年的冠軍「房屋漏水」。李同榮直指,政策鬆綁短期能解燃眉之急,但中長期隱憂仍在,銀行悲觀看後市,核貸態度緊縮,供給端交屋量大,買方貸不到錢被迫違約,造成惡性循環,房市只會陷入「有價無市」的窘境。

3、換屋族「先買後賣」,銀行切結意願低

而政府為換屋族開放一條人道走廊,也就是「先買後賣」的出售舊屋切結期限放寬至18個月,何世昌認為,雖多出6個月時間,但正逢房市下行區間,銀行核貸仍是具備挑戰,「銀行收切結書的意願仍很低,因不動產貸款水位受限,銀行貸款額度原本就不足,只能用舊貸清償的額度來承作新的房貸,普遍都興趣缺缺。」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以央行統計資料可見,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本國銀行辦理換屋協處案件共2,142件,「其中,『先買後賣』切結1年出售的件數,每月不到100件,數量真的很少,看得出銀行承作態度不夠積極。」他認為,即使央行放寬出售時間到18個月,市場上也不容易激勵出新的資金動能。

第七波信用管制前後12個月 6都買賣移轉量

資料來源:各縣市地政局、內政部、台灣房屋集團彙整。
資料來源:各縣市地政局、內政部、台灣房屋集團彙整。

 


更多鏡週刊報導
新青安鬆綁真相2/房貸利率回不去了! 專家:首購族留意3大風險
新青安鬆綁真相3/換屋族18個月緩衝是開設人道走廊? 專家提3招避資金斷鏈
新青安早有無敵星星! 專家點破:首購和換屋族才是真苦主
top